谈地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 谈地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谈地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 谈地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ID:33182923

大小:60.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1

谈地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 谈地理课堂提问的技巧_第1页
谈地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 谈地理课堂提问的技巧_第2页
谈地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 谈地理课堂提问的技巧_第3页
资源描述:

《谈地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 谈地理课堂提问的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地理课堂提问技巧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形式,也是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纽带;它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智能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我们如何把握提问技巧呢?下面笔者谈一下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一、提问技能运用的一般原则1、针对性提问要有一定的目的,有的放矢。①围绕课文中心议题,在讲清基本概念或攻破重点、难点时,根据学生的思维情况提出问题。例如,讲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时,首先提问:在地图上,经纬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再由老师具体讲解,学生就容易理解。②针对学生听课情况,特别是一些思维能

2、力强但上课不专心听讲,容易开小差的同学,给予提问,暗示他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这不是为难学生,也不是搞突然袭击,而是提醒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是暗示的信号。例如,讲“世界人口”时,我们提问“哪一个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哪一个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等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这样既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又能激发学生自学看书思考。2、趣味性提问也是一项艺术。提问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例如,在学“地球的运动”这节课中,我们提问“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四季的变化?如果地轴垂直于公转轨道面,太阳直射点始终直射赤道,会产生什么现

3、象?”这类问题学生很感性趣,学生争先恐后抢答,最后我们可归纳总结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的条件。似这样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3、准确性①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从内容的重点出发,抓要点设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②应把握好所提问题的深度,以适度为宜。随意浅显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马上回答,达不到思考的目的;但过于深奥超前的提问,弄得学生不知所措,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相反会使学生感到知识深奥得高不可攀,挫伤学习积极性;只有适度的提问,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思维。例如讲“南极洲”时,问“南极洲的暖季在什么时间

4、?”显然容易了。若问“为什么我国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在2月?”3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所以课堂提问要顾全大局,深度应与中等以上学生认知水平相符。③要抓知识的逻辑关系:提问的含义要明确,语言要精练,不要太罗嗦,不能含糊不清,摸棱两可。4、整体性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但有的教师只提极少数学生回答(一般是成绩好的学生),有的甚至先点名后提问,点到的学生思维紧张,措手不及,思维受阻回答可能不尽如人意,没被点到的学生则可能袖手旁观,达不到调动整体学生积极学习的效果。有的提问可让全体学生抢答,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

5、与。例如,在讲“长江”时,阅读长江流域水系图,提问“长江的主要支流有哪些?长江流域的主要湖泊有哪些?”让全体学生读图回答。二、提问的基本类型根据学生思维的特征及所提问题方式不同可将提问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记忆型就是对于基本概念、地理名词、基本规律等的回忆,要求学生进行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再现。这种提问方式对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是不可缺少的。有时往往可以自然地引入新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讲“中国的自然资源”时,提问“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分为哪两类?”从而引入新课。复习课中有的基本概念要求学生掌握和巩固,

6、运用这种提问方式效果也比较好。2、理解型要求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分析加工处理后,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这要有一定的思维概括能力,也就是说在理解的基础上作出较全面的回答,而不是简单复述一遍,也不是从课本中随意找到的。这类问题不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达到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也是锻炼胆量的好机会。例如讲“印度”一节时,我们提问“印度发展农业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这类问题至少需要学生动脑筋思考,通过分析归纳作出回答,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3、应用型它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同时,更注重知识的应用。通过灵活运用所

7、学知识,使学生具备对地理事物或地理问题进行判断、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达到透彻理解和系统掌握知识的目的;或要求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讲“中国的交通”3时,联系实际提问:有一批水泥要从唐山发往三峡库区,应选择怎样的货运方式及行进路线?三、提问时应注意事项1、提问要把握时间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时间不宜过长。有的提问,学生可能一时找不准目标,回答不出来,这时教师反应要灵活,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及时让其他同学回答,避免耽误时间。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时间过长或漫无边际的设问,

8、都会影响教学效果。2、提问后要给学生思考时间提问后我们应适当停顿一下,便于学生思考,这时教室一片寂静,学生个个在认真思考教师所提问题,然后再提学生回答。因有了充分准备,学生站起来答题心不慌,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偶尔答题不全面,教师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