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现状分析

(二)研究现状分析

ID:33186423

大小:6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1

(二)研究现状分析_第1页
(二)研究现状分析_第2页
(二)研究现状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二)研究现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二)研究现状分析1.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研究的发展阶段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时间,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一体化建设,而且也建立了一些教学标准,但尚缺完善,架构还需进一步优化。20年来,理论的研究随着实践的不断推进,经历了由浅入深,由分散到综合,由外在形式到内涵的发展过程,基础理论已经奠定,在实践上也进行了许多探索。按照时间基本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1985-1999,初步研究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研究始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优先对

2、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有本专业实践经验、成绩合格的在职人员入学,这项措施有力推动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中,高两级职教课程体系。1996年,中职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教育比例达到64.7%。这期间,主要研究了中职层次课程体系,教学标准的研究由于受本科类型教育的影响,进展不大,此外,国内也对中职、高职两个层次课程体系衔接所面临的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2)1999年-2002年,加快发展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支撑职业教育发展的《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实施意见》的二号文件。全国除了有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110多所外,还有150多所本科高校也先后举

3、办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其中广东省有高职院校65所(2005年统计),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加快发展,这期间,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也迅速深入,开始逐步摆脱本科模式,探索建立真正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将中高两层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融合的理论研究范围也日益广泛。(3)2002年以后,优化体系,飞速发展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高职发展提供了战略性发展思路,决定第十二条指出“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尤其是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适当提高高等职业学校专科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的比例,适度增加发展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数量。”这期

4、间,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标准的研究逐步过渡到更大的层面,站在职业教育类型这个角度进行研究,职业教学标准研究注意探索职业特性和职业培养的规范性方面,由于课程体系理论研究的深入,具体课程衔接模式也开始在许多学校试点。研究也由学校职教体系向合作体系发展,半封闭的职教体系也逐步走向开放式的人才成长立交桥。32.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衔接模式中高职两层次课程体系衔接模式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的核心和焦点,国内在这方面进行了分类研究和综合研究。分类研究:分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口招生和五年一贯制高职两个方面。对口招生集中在考试制度的改革,因为现今考试制度的改革对中高职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如现有

5、的考试制度使得中职学历升学难度加大,此外又架起升学独木桥,使中职正常教学受影响。中职的素质偏低,又使高职办学难度增大。五年制衔接研究较为系统,在单个学校范围内基本实现了中高职两层次课程体系实质性接轨,实现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案,提高了衔接效率,节约了培养人才所需的体力与精力。五年一贯制不像对口招生,它从形式到内容都进行了探索,全国许多高职都进行了此类试点,不过它的出发点主要是中职升学而不是就业。综合研究:国内许多学者对国内外中高职两层次课程体系衔接模式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横向研究主要是对国外体系的研究,具体在国外研究现状中讲述。纵向研究主要是将国内各种试点作

6、为统一体进行分析、比较,我国20多年的衔接模式主要总结如下图:从图可以看出,我国中高职两层次课程体系衔接模式主要有两大类,学制衔接模式和非学制衔接模式。而学制衔接模式又分为一贯制衔接模式和分段式衔接模式,分段式是中专上3年或者4年,高职上3年或者2年,据此分为3+2/3+3和4+2模式。各种衔接模式主要有如下优缺点:13)一贯制模式。优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统一制定,教学稳定。问题:高职参与中职教学,造成资源浪费;不同学校不同的计划,无统一标准;生源素质低,高职办学积极性不高,此外,此种模式偏重中职升高职,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对各层次紧缺人才培养的要求。2)分段式衔

7、接模式。优点:教育分工明确,教育资源专一,中职不再是断层教育,大部分中职学生能上岗就业,还有部分具有优秀技能或者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中职学生能够继续向高技能发展,技能人才培养效率高,促进中、高职的健康发展。问题:因为没有统一标准,教学衔接缺乏通用性。3)非学制衔接模式。优点:分工明确,通用性强,学生选择范围广。问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叠;专业设置对应性差,缺乏统编教材;职业能力衔接错位;招生考试制度还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3.国外研究现状本世纪60年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兴起,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