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医院评审标准:国际患者安全目标(ipsg)

jci医院评审标准:国际患者安全目标(ipsg)

ID:33190756

大小:242.5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1

jci医院评审标准:国际患者安全目标(ipsg)_第1页
jci医院评审标准:国际患者安全目标(ipsg)_第2页
jci医院评审标准:国际患者安全目标(ipsg)_第3页
资源描述:

《jci医院评审标准:国际患者安全目标(ipsg)》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海量资料超值下载国际患者安全目标(IPSG)概述本章节阐述了国际患者安全目标,JCI要求所有通过国际医院标准评审的医院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国际患者安全目标。实施国际患者安全目标的目的是推动医院能在患者安全方面做出具体改进。国际患者安全目标关注医疗服务中容易出问题的领域,并提出以循证或专家共识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充分认识到设计完善的制度、流程是保障安全、高质量医疗服务提供的关键,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国际患者安全目标一般要求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国际患者安全目标的标准结构形式与其它标准一致,包括标准、解释和ME。国际患者安全目标的评分也与其它标准的评分方法一致,分“完全符合”、

2、“部分符合”、“不符合”。尽管国际患者安全目标在其它相关标准章节仍然重复体现,但评审决议规则是将医院对国际患者安全目标的符合情况作为一个独立的决策项目。编号标准要求测量要素解释1准确确认患者身份医院要建立改进准确确认患者身份的方法。1使用两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不包括患者房间号或特定区域代码。2在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前要确认患者身份。3在抽血和采集其它临床标本前要确认患者身份。4在进行治疗和操作前要确认患者身份。制度和程序规定能支持在所有提供患者服务的情况下和场所都要进行患者身份的准确确认,并在全院范围内保持一致性。患者身份搞错事实上可以发生在诊断和治疗的任何场合。患者可能是{

3、在镇静状态、意识不清、没有完全清醒或充分集中注意力;也可能是在住院过程中更换床位、房间或病房;或患者因听力障碍或其他情况都可能导致在正确确认患者身份时出现差错。该目标具有双重意义:第一,准备要接受治疗或服务的患者其身份确认信息和途径必须是可靠的;第二,提供的服务或治疗与患者相匹配。要多部门共同协作制定制度和程序来改进患者身份确认的方法,尤其是在给药、输血或血制品;抽血或其它临床标本采集时;或在提供治疗或操作时要准确确认患者身份。制度和程序规定至少要求使用两种确认患者身份的方法,如患者姓名、身份证号、出生日期、手腕条形码或其它方式。两种确认患者身份方法不包括患者房间号、床号或

4、特定区域代码。制度和程序明确规定在医院内所有场所都要使用两种不同的身份确认方式,如门诊、急诊和手术室。制度和程序也应明确规定对身份无法确认的昏迷患者用什么方法准确核对其身份。在制定制度和程序时应多部门共同协作,确保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和场所都能准确确认患者身份。2改善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交流医院要建立改善医务人员之间有效交流的措施。1口头/电话下达的医嘱或报告果(非书面),接获者要完整记录医嘱内容或检查结果。2接获口头/电话医嘱或检查结果人员要完整地复读医嘱内容或检查结果。3口头/电话下达医嘱或报告检人员要确认医嘱内容或检查结果。4制度和程序规定对口头和电话交流内容准确性进行核

5、对具可操作性,并在全院范围内保持一致。有效的交流体现在及时、正确、完整、不含糊,并使接获者理解,不但可以减少差错的发生,并能达到改进患者安全的结果。交流可以通过电子、口头或书面形式。最容易出错的信息交流是通过口头或电话下达的医嘱(假如当地法律法规允许);其次是报告临床检查危急值,如临床检验科电话通知病房,报告临床危急检验结果。医院要多部门协作共同制定口头/电话下达医嘱或报告检查结果的制度和程序,包括信息接获者要进行书面记录(或电脑输入)完整的医嘱或检查结果;接获者完整地复读医嘱或检查结果;口头/电话下达医嘱或报告检查结果的人员须确认接获者复读所记录的信息正确无误。如在手术室

6、、急诊或重症监护病房发生紧急情况时,复读过程可能不适合进行,但制度和程序应规定其他可行方案。31②海量资料超值下载改进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医院要建立改进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措施。制度和/或程序规定高危药品的识别、存放区域、标识和储存。2实施高危药品安全使用的制度和/或程序。3患者服务区域内不能存放高浓度电解质。除非制度规定因临床需求必须要存放的部门,但这些部门应有预防措施,防止误用。4存放在患者服务区域内的高浓度电解质应标识清晰,并规定如何储存以严格控制取用。药物已成为治疗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适的药品管理对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高危药品是指那些经常导致差错和/或警讯

7、事件的药品、具有较高风险引起不良结果的药品、看/听起来相似的药品。医院高危药品清单可以丛WHO或者药品安全行业协会这样的组织中获得。经常报道的用药安全问题往往是意外误用高浓度电解质(如2mEg/ml或更高浓度的氯化钾、3mmol/ml或更高浓度的磷酸钾、浓度高于0.9%的氯化钠、50%或更高浓度的硫酸镁)。当患者服务单元的新员工或合同护士没有得到适当的岗前培训,或在紧急情况时,都容易导致这类错误发生。减少或消除这类错误发生的最有效措施是制定高危药品管理流程,包括高浓度电解质不能存放在患者服务区,而应储存在药房。医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