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背景下税源平衡探讨

“营改增”背景下税源平衡探讨

ID:33193927

大小:57.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1

“营改增”背景下税源平衡探讨_第1页
“营改增”背景下税源平衡探讨_第2页
“营改增”背景下税源平衡探讨_第3页
“营改增”背景下税源平衡探讨_第4页
“营改增”背景下税源平衡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营改增”背景下税源平衡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营改增”背景下税源平衡探讨-营改增论文“营改增”背景下税源平衡探讨-营改增论文“营改增”背景下税源平衡探讨-营改增论文“营改增”背景下税源平衡探讨-营改增论文“营改增”背景下税源平衡探讨摘要:  “营改增”成为税制改革的基调已经基本确定,作为财税的一项重要改革,务必充分准备,做好方面的协调。从“营改增”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分析“营改增”背景下地方政府潜在的诸多问题,结合“营改增”政策对地方政府收入与支出的影响,分析了在当前的财税体制下,为弥补地方政府税源不足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营改增”;税源短缺;消费税  中图分类号:  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

2、98(2015)02014602  1“营改增”背景及现状分析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形成了我国以增值税和营业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其中,增值税是中央与地方的共享税种,按75:25的比例分成,由国家税务局进行征收,进口环节则由海关代为征收,收入归中央政府所有。而营业税为地方税种,除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属中央政府以外,其余部分则由地方税务局进行征管,税收收入归属地方。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营业税与增值税分立并行的税制结构日益显现出其内在的不合理性和缺陷,不可避免的会对原营业税纳税人产生重复征税,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如

3、果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则以上缺陷将不复存在,不仅与国际通行做法相接轨,也可以达到结构性减税的目的,是健全现代化流转税制的必然选择。  从2012年1月1日上海启动“营改增”试点以来,“营改增”带来的政策效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3年8月1日“营改增”再次扩容提速,实现地区和行业的双扩围,在全国范围内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试点推行。随后,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和发行也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并且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也于2014年1月1日实行“营改增”政策。  2“营改增”背景下地方弥补税源不足的必要性  “营改增”带来的政策调整既复杂,涉及影响面又广,很大程度上触及了我国目

4、前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营改增”最晚将于2015年覆盖我国所有的行业和地区,届时营业税将全部纳入增值税的框架体系,作为地方政府主要税收来源的营业税将不复存在,无论对地方的主体税制还是财政收支,都将带来极大的冲击,进而使地方政府诸多潜在的问题进一步恶化。因此,对地方税源不足的情况进行弥补有其必要性。  2.1应对地方税收收入减少的需要  “营改增”的最终目标是逐步用增值税取代营业税。假设“营改增”已全部覆盖国内的各个行业和地区,以2012年的税收数据为例,全国国内增值税税收收入总额为2641551亿,其中归属中央国内增值税税收收入为1967835亿,地方国内增值税

5、税收收入为6737.16亿,全国营业税收入为15747.53亿,其中中央营业税为204.73亿,地方营业税为15542.91亿。可见,中央的增值税和营业税税收收入为19883.08亿,地方的增值税和营业税税收收入为22280.07亿,中央所占比例为47.16%,地方所占比例为52.84%。“营改增”之后,营业税全部改征增值税,若中央与地方按75∶25分成的话,中央为31622.28亿,地方为10540.76亿,对比“营改增”前,地方税收减少11739.31亿,这将直接导致地方财政无法正常运转。  2.2缓解地方财政赤字压力的需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政府的财政

6、支出逐年增加,地方财政赤字规模从2006年的12127.7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6110.05亿元,平均每年的增速为46.7%,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赤字规模仍在持续扩大。进而使中国经济增长陷入困境,在“营改增”的背景下,将进一步催生土地财政问题和地方债务风险,增加中央政府各项转移支付的负担。  2.3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需要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主要包括地方政府的债务、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城投公司)的债务等等。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中央为了防止经济衰退,在地方政府收支存在缺口的情况下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而地方为配套中央的资金又大量举债发展经济,导致政府债务增加的速度超过了GDP和

7、财政收入的增速,进而使地方政府债务在局部地区超过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使其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2013年6月全国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105789万亿元,比2010年底增加38679.54亿,年均增长1997%,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长已成为中国经济不可承受之重。若地方政府债务仍然以这样的速度不加遏制的膨胀,不仅会绑架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会对私人投资和私人消费产生挤出效应,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  2.4解决土地财政问题的需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