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word版

《兰亭集序》word版

ID:33194319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2

《兰亭集序》word版_第1页
《兰亭集序》word版_第2页
《兰亭集序》word版_第3页
《兰亭集序》word版_第4页
《兰亭集序》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兰亭集序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预习:诵读课文;抄写文中生动语句(分类)景语;情语;叙事语。一、导入新课设计(一)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不少写景状物的诗作,想必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大家还记得吧,师生一起诵读。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哇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诗人描写景物时,毕其形传其神,一水多情地呵护着绿田,两山

2、像从远处奔腾而来,来不及敲门便捧上一片青翠。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摹景状物,但手法却别具一格,言简而神具,这就是王载之以书中神品称著于世的《兰亭集序》。(板书文题)设计(二)"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一代书圣王毒草之也为我们留下了他对人生哲理执著探索的踪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兰

3、亭集序》。(板书文题)二、写作背景及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魏晋,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出现了

4、一批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即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书圣”的美称。他不仅长书法,也长诗文。字和文都任意而行,得自然之趣,风格潇洒放脱。书法作品《兰……》最为有名,它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古人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只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临摹本,其真迹已经失传。据说被李世民带到地下了。王羲之的诗文以《兰……》最出色。从注释我们已经知道,它是诗歌集子的序。集子中的诗文艺术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却脍炙人口,是千古传诵的名篇。6王羲之(321——379)字逸少,

5、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三、朗读课文配乐朗读(教师范读)。读后提出需要注意的字音。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注意文章语气、

6、节奏、字音。最后学生齐读。四、疏通字词    1、重要词语;2、练习三,并补充:所以(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一(俯仰一世,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其情一也);3、成语及常用语五、再读课文六、布置作业1、反复朗读课文,力求背诵;2、练习一;3、如何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第二课时教学步骤一、检查复习二、朗读课文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  了解序的体裁特点明确: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

7、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2、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明确: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3、  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明确并板书:第一部分:点叙宴集盛况(乐)      第二部分:抒发人生感慨(痛)     第三部分:交代作序目的(悲)四、赏析课文1、  第一段:(1)理清背诵思路提问:本段共有六句话,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指名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话,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内容要点。明确:

8、时间:"永和……葵丑……暮春……"地点:"……兰亭……"目的:"修禊事也"人物:"群贤……少长….6环境:"此地有……,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