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黄粉黛谱华章——记京剧在新沂的发展之路

皮黄粉黛谱华章——记京剧在新沂的发展之路

ID:33214833

大小:8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2

皮黄粉黛谱华章——记京剧在新沂的发展之路_第1页
皮黄粉黛谱华章——记京剧在新沂的发展之路_第2页
皮黄粉黛谱华章——记京剧在新沂的发展之路_第3页
皮黄粉黛谱华章——记京剧在新沂的发展之路_第4页
皮黄粉黛谱华章——记京剧在新沂的发展之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皮黄粉黛谱华章——记京剧在新沂的发展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皮黄粉黛谱华章——记京剧在新沂的发展之路李春丽演唱的《红娘》选段王秀梅演唱的《王宝钏》选段京剧《大登殿》选段京剧《沙家浜》选段京剧《红灯记》选段众百姓是京剧植根的温床沃壤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新沂县原名新安县,壤接苏鲁,地近徐连,县治新安镇西傍京杭运河,北靠陇海铁路,堪称水旱码头。早年无电影、电视,社会文化生活多赖戏剧、曲艺。当地有过柳琴、吕剧和京剧三个剧种,但京剧算是本地人的最爱。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李兆玉率徒众在此开展京剧演出活动。1946年,李连全、方振庭等人自发性组织起一个京剧班子。人员有工老生、红生、架子花,外号“活张飞”的

2、李连全、武功教头禚连高、前辈老艺人李兆玉及其一家(子成云,女秀英、秀云)和丑角张桂林、女老生秦玉兰、小生徐希美等。班底中还有个工花旦的本名李玉兰、艺名李祥芬。1952年这个京剧班子上升为新安京剧团。不久睢宁京剧团濒临解散,新安、睢宁两县领导协商将睢宁部分演员调到新安来。许少怡(鼓佬、琴师)携妻张秀文(青衣)及幼子许灵儒(娃娃生)和于怀仁(老生)等来新,后有山东峄县京剧团工净角的高尚中和善搞事务、外勤工作的周长春奔周长春之妻秦玉兰而来。此时剧团已由县文教科委托文化馆(时称教育馆)代管。因无固定编制,演职人员阵容小,许多“本戏”和“连本戏”

3、无法演,只能演有限的几个折子戏。大量时间靠到外地接角,本团班底配合演出,按份分钱。如工旦角的朱文英、佘庆玲、王素芳、新艳秋,陆正梅(青衣)、陆正红(文武花旦)姊妹、许翰英(男旦);武生、老生、红净全能的徐则民;工净角的方荣翔;工丑角的白建华等都先后来新演出过。其间,王瑶华、白建华夫妇的“玉堂春”和“盘丝洞”准带“盗魂铃”、徐泽民的连台本戏“金鞭记”(从靠山王呼丕显出世到呼延庆打擂)演了十八个晚上,都大受观众欢迎。但他们往往只来一两个正角,戏码也不多,演完就得换码头。再次接来就重复旧戏码,观众感到是吃剩饭,就不买账。而且接“角”也不是那么

4、容易,且不说好角难请,就是来了,得保证他的票房收入,只好采取“派送戏票”。徐泽民到新安来过三四次,见新安京剧团这个班底有一定的实力,曾动过接收的念头,即由他来当班主挑梁。接到角就让班底配合演戏;接不来角,就自己登台撑门。结果未成。新安京剧团只能间歇性地“火一阵子”,就这么时演时散,大部分时间是冷冷清清。1958年新沂成立文工团,京剧、柳琴纳入编制,京剧和话剧为一个队。后又与吕剧并为京吕剧团,1959年彻底解散直接转吕剧团。吕剧团撤编后,大部分人进入柳琴剧团。外地名角的戏看多了,观众欣赏京剧的品味要求更高。虽然京剧团不复存在,但那种京剧情

5、结却深深扎根在人们心里。大家不仅忘不了县文化科科员戴文湘和卖大布商人张文英分别唱的“票戏”“苏三起解”和“锁麟囊”,而且工作之余总喜欢在河边、地头轻哼低吟,乐此不疲。撤县建市后许多戏迷联名写信向市委反映,要求电视台开通戏曲频道。可见在新沂京剧的发展具有多深厚的基础。老干部是京剧返青的园丁花匠1983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大批老干部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新沂县委十分重视,为给他们安排一个去处,而建设老干部大楼,称谓“老干部之家”,实际就是老干部活动中心。原县委副书记张金池牵头和吕振松等成立了一套班子,拟设诗词、书法、京剧、盆景、钓鱼、门球

6、、气功、老年迪斯科等自娱自乐活动小组。先是有新沂化工公司即将办理离休手续的刘元和徐其生一拉一唱,后吸引来纪委副书记张秀松。1984年经委企管科长曹忠汉、二轻公司经理部经理苏德勤等也陆续加盟。不久机关厂矿社会人员男女老少共达四十余人,不定期来参加活动。起初只能清唱“遇皇后”、“女起解”、“钓金龟”和折子戏“智斗”,用曹忠汉的话来说就是“玩玩而已”。1986-1990年期间,每逢重大节日都演出3-5场,演出地点是新安镇礼堂。当时一缺服装,单靠借柳琴剧团的不够用。王秀梅、王远美、张玉侠,不仅要上场演出,还要自制服装。他们演“状元媒”、“坐宫”

7、和“遇皇后”都是重头戏;二缺武场家什。曹忠汉为了使自己的伴奏与演员的唱配合默契,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习,还要到南京去购买武场家什。因此他们都十分劳累。1990年7月1日,经市委批准成立新沂京剧协会。由于演出活动比较频繁,应邀到郯城、宿迁、徐州、邳州、连云港等周边地区演折子戏“坐宫”、“武家坡”、“铁弓缘”、“打龙袍”、“三堂会审”和现代京剧“军民鱼水情”、“深山问苦”、“智斗”、“斗鸠山”等节目,但缺乏行头,政协主席张惠泉出面集资2000元,将墨河村封存多年的一箱戏衣买回,同时工人文化宫主任刘福堂将1958年置办的戏衣也悉数赠给协会。给协

8、会增加了硬件设施,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不久江苏广播电台王记者来录音采访,在省台播放三天。全国有徐州日报、新华日报、新民晚报、北京音乐报等多家报纸报道新沂的京剧活动。江苏省老干部局组织市级老干部局局长到新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