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赤壁赋复习928.doc

高一语文赤壁赋复习928.doc

ID:33232734

大小:8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2

高一语文赤壁赋复习928.doc_第1页
高一语文赤壁赋复习928.doc_第2页
高一语文赤壁赋复习928.doc_第3页
高一语文赤壁赋复习928.doc_第4页
高一语文赤壁赋复习928.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赤壁赋复习928.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赤壁赋》学案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校刘海燕【学习目标】1、  了解“赋”的特点,了解苏轼的赋的风格。2、  掌握课文大意,把握主客间问答的内涵。3、  背诵课文。【学习重点】1、  通过主客问答,了解苏东坡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2、  苏东坡散文的风格。【学习难点】    与《后赤壁赋》的比较阅读理解【学习内容】文体知识 赋,始于两汉魏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鹏鸟赋》、张衡的《二京赋》等。和苏轼的诗词

2、一样,苏轼的散文同样具有写真景、抒真情、言至理的特点。或描写、或叙述、或抒情、或讨论,都能做到自然和谐统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行云流水皆能成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他的散文很少有雕琢斧凿的痕迹,其中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的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意境创造真切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上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千古不朽的名作。知人论

3、世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

4、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金手指文言积累1、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             属——嘱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

5、!高考网www.gaokao.com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凭③山川相缪             缪——缭④举匏樽以相属         属——嘱2、活用词: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②顺流而东也          东:东去(名作动)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3、特殊句式:  ①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②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③而今安在哉?        

6、(宾语前置)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    (谓语省略,省略句)⑤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4、成语: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横槊赋诗、一世之雄、沧海一粟、逝者如斯、杯盘狼藉内容思路第一节: 写作者和朋友泛游长江,尽情尽兴。(“乐”)第二节:箫声哀怨,使客人的情感骤转。(由“乐”而“悲”)第三节: 吹箫客人论述了曲调哀怨的原因:1、  当年舳舻千里横槊赋诗的英雄现在在哪里?有为者尚且如此。2、  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3、  哀叹人生短暂,羡慕长江

7、永恒。第四节: 作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1、  天地万物变与不变,只是两种不同的认识而已。2、  人与天地万物一样,都是永存的,对天地没有什么可羡慕的。3、  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无穷无尽的宝藏,我们可以共同享用。三层意思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怀。尽管政治失意,被贬黄州,但作者能以一种超脱的心境对待它,找到自己心理平衡的支撑点。第五节: 客人转悲为喜。(由“悲”而“喜”)艺术特色景中有情:“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山,徘徊于斗牛之间”。按照魏晋南北朝的一些文人写作的风格,就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