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

ID:33244401

大小:2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22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请注意: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一共30题,每小题2分,总共60分)1.在我国古代传统家族观念中,有“长兄如父”“无父从兄”“幼子不如长孙”的说法,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家族社会和睦B.贵族王位世袭C.宗法观念浓厚D.分封等级森然2.秦朝的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表明当时()A.权责分明B.唯才是用C.家国一体D.官员繁多3.西汉初年,各重要部门长官均由跟随汉高祖打天下的军功阶层及后裔出任,丞相也不例外。汉武帝时,提拔早年“家贫、牧豕”的公孙弘为丞相。汉武帝的主要目

2、的是()A.扩大丞相来源B.重视丞相素质C.加强君主权力D.弥补丞相才干不足4.元朝行省制度的问世,使“军事、财赋、监察三位一体的行省高层督政区成为比较稳定、成熟的建制”,出现了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的特征。这说明行省的设置()A.利于地方的发展B.严重地威胁到君主专制C.削弱了中央集权D.有效地防止了官员腐败5.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处理得当与否关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下列机构负责对少数民族管理的有()A.秦朝的御使大夫B.宋朝的枢密使C.元朝的宣政院D.清朝的军机处6.在中国古代的皇位中,出现了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宋太祖的陈桥兵变、明成祖的靖难之役等非常现

3、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B.嫡长子制比较稳固C.君权相权矛盾日益尖锐D.血缘宗法关系彻底消除7.有法学家指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那么,3世纪时期,维系罗马的法律是()A.习惯法B.公民法C.自然法D.万民法8.下图反映的是1688年光荣革命后在伦敦的一场庆典集会的场景。这个历史事件之所以被历史学家称为一场“革命”,是因为()“我们到英国执政了!”A.推翻旧国王,迎来新国王B.采用不流血的方式C.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资产阶级掌握政权9.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在公布之后就遭遇了一波三折的命运,先是联邦法官

4、做出了暂停“移民禁令”限制令,随后特朗普政府针对暂停禁令提起上诉。之后该上诉又被驳回。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允许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新版移民限制令部分生效。这反映了美国()A.实行分权制衡的平衡机制B.总统不再是国家权力中心C.美国总统拥有立法的权力D.最高法院服务于行政机关10.下列关于19世纪晚期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说法正确的是()A.都属于资本主义直接民主政治B.法国的总统和德国的皇帝都有权解散议会C.法国总统和德国宰相都是由议会选举产生D.都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色彩11.“他们认为,私有制、竞争是导致社会灾难的根源。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主张对生产资料实行公

5、有制,对社会财富进行公正的或比较平均的分配。”“他们”指的是()A.自由主义者B.启蒙思想家C.空想社会主义者D.人文主义者12.1917年3月2日,沙皇退位,传位给其兄弟米海伊尔,但后者不接受王位,俄国出现了恩格斯所说的皇冠落地无人捡拾的局面。这主要表明俄国()A.沙皇专制统治已经穷途末路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成功C.布尔什维克党做了充分宣传D.二月革命是一战刺激的产物13.民国学者蒋廷黻曾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下列表述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鸦片输入导致战争爆发B.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

6、因C.英国蓄谋已久发动战争D.战争主因是社会制度的差异14.咸丰皇帝亲自批准的《天津条约》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但不久,他就借上海关税谈判之机,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自由贸易为条件,将取消公使驻京等条款作为“第一要事”。这主要说明()A.清政府极力维护国家主权B.清政府不认真履行条约C.统治者天朝上国思想严重D.清政府接受了自由贸易的主张15.史学界一般认为,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另一个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其中,适应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纲领是A.《天朝田亩制》B.《定国是诏》C.《资政新篇》D.《海国图志》16.新中国初建,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

7、绩都给予充分肯定。随着“文革”到来,辛亥革命的研究遭到了“文革史学”的摧残。经过拨乱反正,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说明()A.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争议很大B.史学研究深受时代影响C.阶级立场影响史学研究的方向D.历史评价难以统一标准17.1919年6月12日,日本《京都日出新闻》在《恶性的排外暴动》一文中写道:“支那(中国)的排日运动向各地蔓延,眼下上海的运动最为猖獗。”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工人阶级早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