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化工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ID:33254028

大小:59.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3

化工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_第1页
化工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_第2页
化工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_第3页
化工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_第4页
化工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工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工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化工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赵丽,孙洪海,王丽敏,徐春放,龚舒哲(大庆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大庆163712)摘要:提高《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质量,从调整课程大纲、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重视实验技能等几个方面着手,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学习能力,取得了比较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114-02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大庆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化工

2、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Y1324)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赵丽(1976-),女,黑龙江省哈尔滨,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水处理技术。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们十分重视课程知识体系的构筑,紧紧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原则;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制定适合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细化课程内容,渗透学科前沿,大胆运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化工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化工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

3、索赵丽,孙洪海,王丽敏,徐春放,龚舒哲(大庆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大庆163712)摘要:提高《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质量,从调整课程大纲、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重视实验技能等几个方面着手,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学习能力,取得了比较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114-02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大庆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化工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Y1324)的研究成果作

4、者简介:赵丽(1976-),女,黑龙江省哈尔滨,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水处理技术。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们十分重视课程知识体系的构筑,紧紧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原则;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制定适合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细化课程内容,渗透学科前沿,大胆运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在学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过渡期,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该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亦需要适当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

5、有下列问题需要解决。1.理论与实验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设置需要进行调整。原有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体系虽然暂时解决了传统两大课程学时过多,教学内容有重复等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新弊端是知识体系逻辑性不强,知识点不系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降低,内容与实际脱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匹配度不够。2.工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实验技能薄弱。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学习还未养成良好的习惯,态度不端正、不重视或者有畏惧心理,上课时按方抓药、操作不够熟练,不能很好地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实验课程的教学管理方面要重新调整策略,在具体教学内容的甄选上,应尽可能在与理论课教学内容相契合的同时体现出工科

6、特色,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3.师资力量分配不均衡。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由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个教研室的教师共同担当教学任务,师资力量比较分散且不均衡,需要根据课程体系的改革重新进行调整,避免优秀教学资源的浪费。4.教学方法传统、保守、封闭,对学生创新能力激发不足。二、教学改革具体实施内容1.修订教学大纲,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课程从教学形式上分别开设,知识内容有机结合。将一门课程划分为上、下学期先后开设的两门密切联系的课程体系,分课不分科,剔除课程中的重复部分。这既区别于传统的两大课程体系的冗长低效、各自为政,又能保证两部分学科

7、知识的充分拓展和相互融合。理论课学时由90学时调整为108学时(无机化学66学时、分析化学42学时),实验课由56学时增加到68学时。新课程体系的主要建设渠道为通过广泛调研、开展多次教研活动,走访毕业生,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需要的相关知识,提交相关教师集体交流讨论,最终确定两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既避免授课内容的重复,又注重课程间的衔接。例如,无机化学中“化学平衡”部分与分析化学中的“四大滴定”部分前后呼应,授课教师通过教研交流,尽力避免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