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训练—苏(俄)联史

高考题训练—苏(俄)联史

ID:33265596

大小:14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3

高考题训练—苏(俄)联史_第1页
高考题训练—苏(俄)联史_第2页
高考题训练—苏(俄)联史_第3页
高考题训练—苏(俄)联史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题训练—苏(俄)联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题训练——苏(俄)联史一、选择题1.(2010宁夏32)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苦境C.农业集体化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2.(2011海南20)“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A.二月革命时期B.十月革命时期C.战时共产主义

2、时期D.新经济政策时期3.(2009福建文综21)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旅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A.俄国共产党沙皇政府B.俄国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布尔什维克党沙皇政府D.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4.(2010重庆)右图是一幅苏联宣传画。当时的苏联A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比较强B已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C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D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下降5.(2011年江苏高考16题)在苏联,1928年1公担

3、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6.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  年份项目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1926年工业总产量指数10019.539.175.5108.1工业产量比重生产资料生产40.7%43.7%48.1%43.4%43.9%消费资料生产59.

4、3%56.3%51.9%56.6%56.1%下列对表中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轻重工业发展相对均衡B.1926年的工业生产超过1913年水平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7.(2009山东)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工业化建设8.(2011全国Ⅱ)1964年到1982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B.破坏法

5、制现象得到纠正    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二、非选择题9.(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中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让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西方人士为什么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呢?(6分)10.(11分)(2010江苏)

6、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请回答:(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4分)11.(14分)(2008江苏)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

7、,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的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以美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