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螯合层析介质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金属螯合层析介质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ID:33283746

大小:657.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2-23

金属螯合层析介质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_第1页
金属螯合层析介质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_第2页
金属螯合层析介质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_第3页
金属螯合层析介质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_第4页
金属螯合层析介质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属螯合层析介质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金属螯合层析介质(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金属螯合层析介质》国家标准起草工作小组二〇一九年一月《金属螯合层析介质》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任务来源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项《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生物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究》中课题《海洋生物产品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16YFF0202304”。本项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定于2019年完成。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组成。二、目的和意义金属螯合层析是近40年来出现的一种亲和层析技术,也称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它

2、于1975年首先被Porath和他的合作者们成功用于分离纯化人血清蛋白,并在此后的三十年里迅速发展。该法利用蛋白质表面的某些氨基酸和金属离子发生特殊的相互作用的原理,从而实现蛋白质分离。高流速琼脂糖金属螯合层析介质是将亚氨基二乙酸(IDA)、次氮基三乙酸(NTA)等配基键合在高流速琼脂糖微球上,并螯合金属离子Ni2+(或其它金属离子)而形成的一种亲和层析介质[1](图1)。该类层析介质具有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好、分辨率高、易于再生以及成本较低等优点,在标签蛋白等生物大分子纯化领域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图1金属螯合层析介质(IDA)结构示意图(X可以是H2O、缓冲液中离

3、子以及蛋白配体等)目前国内外已有多家企业进行金属螯合层析介质的生产,由于缺乏相应的国家标准,金属螯合层析介质的性能要求没有统一标准,从而对其应用造成很大困扰,严重阻碍该类介质和层析技术的应用发展水平,对我国生物产业产生不利影响。以金属螯合层析介质的载量测定方法为例,一种方法是将介质装柱并连在层析仪上,平衡后经含有His-乳酸脱氢酶的样品上样,上样结束后,依次经淋洗和洗脱,收集洗脱液,根据洗脱液中蛋白含量计算洗脱载量;另一种方法是用纯His-乳酸脱氢酶上样,依次经平衡和洗脱,收集洗脱液,根据洗脱液蛋白含量计算洗脱载量。这两种方法测定同一介质样品得到的结果具有明显差异

4、。类似问题也出现在其他的参数测定上。因此建立关于金属螯合层析介质的国家标准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标准化工作提高介质及相关技术发展水平,促使我国相关产业在国际贸易方面取得话语权,推动我国层析介质及相关产业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三、标准制定原则(一)标准编制原则金属螯合介质属于生物体系分离材料,重点围绕介质的主要性能要求,设定相应技术内容。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产品的特点。(二)标准制订主要依据1、标准编写遵循GB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有关要求。2、标准编写内容参考我国与化学品相关的法规、标准,包括GB/T

5、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等等。四、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一)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明本标准规定了金属螯合层析介质的质量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标准。本标准适用于骨架为琼脂糖微球的金属螯合层析介质的生产与检测。(二)内容提要金属螯合层析介质的主要理化性质包括外观、粒径、流速、配基密度、动态载量、微生物污染和化学稳定性等。2.1外观2.1.1方法提要采用光学显微镜观测金属金属螯合层析介质的外观形貌。光学显微镜使用普及率高,可观测范围一般在数微米到数百微米之间,样品处理过程和观测过程都简便易行

6、,观测结果清晰、重复性好,是常用的材料外观表征方法之一[2]。金属螯合层析介质的外观形貌主要包括球形和透明性,其尺寸大小在光学显微镜的测量范围内[3]。2.1.2试剂和材料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1992中三级要求。光学显微镜。砂芯漏斗为G3(4.5-9μm)。真空泵极限真空0.1MPa。2.1.3样品前处理用量筒量取5mL金属螯合层析介质,置于50mL砂芯漏斗中。用三级水清洗5次每次2min,抽干5min。将洗净的琼脂糖白球置于烧杯中,琼脂糖白球上应有2cm的三级水。混匀后得到琼脂糖白球与水的混合体系。2.1.4样品观测用塑料吸管吸取1mL金属螯合层析介

7、质与水的混合体系置于载玻片上,调整显微镜放大倍数。以视野里80%以上面积均为白球为标准,用塑料吸管增减载玻片上的微球,最后用盖玻片压上。调节光学显微镜焦距,使视野中的影像清晰。拍摄金属螯合层析介质照片并保存。图2金属螯合层析介质光学显微镜照片2.1.5方法验证为了确定检验方法,标准起草单位已委托三家单位对方法进行复核验证。2.2粒径及其分布2.2.1方法提要粒径和粒径分布是微球最基本的性质参数,对流速和分辨率均有重要影响[2]。金属螯合层析介质是球形颗粒,其大小用直径来量度。微球用于生化分离介质时,其粒径通常较小。常见的金属螯合层析介质粒径范围是45-165μm,

8、平均粒径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