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吏选用五原则

古代官吏选用五原则

ID:33298595

大小:20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23

古代官吏选用五原则_第1页
古代官吏选用五原则_第2页
古代官吏选用五原则_第3页
古代官吏选用五原则_第4页
古代官吏选用五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官吏选用五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古代官吏选用五原则(面试笔试公职素养积淀)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国历朝历代都重视官吏选拔和管理,古代吏治思想和做法既积累了丰富的治吏经验,也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了解历史上吏治经验教训,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此前,类似好文刘源老师已经推荐:我国历史上的廉政文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考试结合请看遴选选调公务员面试真题题库(千套万道完善中并附1200分钟典型真题解析)或者公职素养公开课视频880分钟回放+积淀素养好文200篇。遴选公选日常学习欢迎关注刘-源团队微信公众号“lxgxfdy”;公考入职日常学习欢迎关注

2、公众号“kaogongmianshi”。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中国历史上的吏治经验与启示(原文作者:韩宇)“吏者,官者,管也”。中国历史上王朝兴衰治乱的规律表明: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吏若廉平,自然则治道兴。中国古代在不同的时期对选用官吏的原则和方式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留下的遗产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如果说“举贤任能”是古代吏治的组织路线的话,那么“天下至德,莫大于忠”“为政以德”则是古代官吏施政的最重要的政治原则。历代君主都深知,“得百庸臣不如得一能臣,得一能臣,不如得一尽心之臣”的道理。从先秦开始,古人在论述人才的素质条件时,就已注意

3、从品德和才能两方面来考虑问题了,相继提出了“既知(智)且仁”“才行俱兼”“才行兼备”“才德兼优”“德行为首”“以德为本”等概念。宋代对于德才标准的认识,特别是对德、才二者关系的认识,已经相当全面和辩证,其中尤以司马光的论述为最佳。他有一句非常经典的概括:“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有“才”作依托,“德”才能发扬光大;有“德”作统帅,“才”不至于走邪路。司马光又说:“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其次经术,其次政事,其次艺能。”在厘清了“德”与“才”的辩证关系后,还存在着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考察任用人才的问题。清代乾隆皇帝曾令群臣轮流到御前回答有关治国方略

4、的问题。云南道监察御史曹一士回答时说:“以臣愚见,要想使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比慎选总督、巡抚更重要的了……督抚之中有贤者也有能者,其中既有贤德又有才能者属于上等,有贤德而才能不足者次之,才能有余而贤德不足者又次之。”从曹一士的陈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条:首先,他所说的这三等人都在可用之列,上等的德才俱优,自然要加以重用;二等的德好而才不足;三等的才好而德不足。他们与“有德无才”或“有才无德”者大不相同,因而都是可以用的,只是在使用中要明白谁先谁后,合理安排,并教育他们注意弥补自己的不足,逐步锻炼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其次,要注意对这三类人才的排序

5、,关键是把“德好而才不足者”排在“才好而德不足者”之前,这是有讲究的,完全体现了“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选贤进能公正持衡公道正派是选人用人的核心要义。清雍正四年,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御书“公正持衡”四个大字作为匾额赐给吏部。“持衡”就是保持公平,“公正持衡”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公正公平”的意思。雍正帝认为,作为全国官吏主管部门的吏部,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公正公平。事实上,这不仅仅是雍正帝自己的认识,而是他积累了历史上的经验之谈。三国时有个叫毛玠的人,年轻时在县里当吏员,以清廉公正闻名,后辗转到了曹操手下做事。曹操任司空和丞相时,毛玠曾担任东曹掾,与崔琰一

6、起主管选拔人才的事。他所选拔的人,都是清廉正直的人。有些虽在当时负有盛名但行为与实际不符的人,始终没有机会被选拔。当时曹丕是五官中郎将,曾亲自拜访毛玠,嘱托毛玠提拔他的一个亲信。毛玠回答说:“老臣我以能够忠于职守,才侥幸没有犯错误。您今天所说的这个人不在提升之列,所以我不敢照您的意思办。”西晋开国元勋羊祜是个文武双全且有大德之人,深受晋武帝司马炎器重,但他在朝中谨言慎行,从不滥用荐举权,每次举荐事后,他都会把手稿烧掉。在他举荐下提拔起来的人,都不知道举荐者是谁。羊祜病危时,曾向晋武帝推荐杜预接替自己。晋武帝问他:“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

7、焚奏稿,不令人知耶?”羊祜回答:“荐贤引能,乃人臣本务。拜爵公朝,谢恩私室,臣所不取也。”说完就去世了。在羊祜看来,向国家举荐贤能是职守所当为,尤须公事公办,借此让被荐者感恩戴德,答谢私人,使公权沦为私器,有违立国之本。这就不仅是保守机密的需要,还涉及推荐选拔人才机制的纯洁性问题,更重要的是,秉持“荐举恐其人闻知”这一为官守则,能够有效地防止荐举者和被荐举者互相利用,形成朋党。羊祜因为荐贤出以公心,所以在不结朋党方面无懈可击,被后世奉为楷模。▲求才贵广野无遗贤“野无遗贤”是中国古代吏治的一个重要思想。古人认为:朝野上下,闹市僻壤,皆有贤才,就看用人者有

8、没有识才慧眼,有没有用贤之诚。意思就是说,广泛搜求人才首先视野要广,不论出身,不分贵贱,广泛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