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评析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评析

ID:33327195

大小:1.31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4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评析_第1页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评析_第2页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评析_第3页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评析_第4页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评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评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第10期山东社会科学No.10总第206期SHANDONGSOCIALSCIENCESGeneralNo.206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评析王春华(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一种教学理论。该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系统论为方法论基础,分析了作为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所包含的基本成分和联系,并进而建立了较完备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体系,阐释了教学内容最优化的准则和程序,提出了最优化教学条件的创设方法,同时指出了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

2、途径。该理论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等特点,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提高教育研究水平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今后,该理论应与时俱进,从如何进一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发展。[关键词]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评析[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2]10-0188-05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

3、现代系统论的原则和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综合性研究和探索的一种教学理论。该理论以其独特的思想和方法,在众多的教学理论中独树一帜,对世界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对当代的教学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产生基础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美苏两国的竞争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教学改革运动。尽管改革的内容在各国并不相同,但教学内容的现代化、“高难度”、“高速度”却是各国教学改革的共同特征。这次教学改革运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如教师不能适应新教材教法的要求,

4、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未能实现,等等。在苏联,除了以上问题外,学校教育改革的片面性、形式主义等问题也十分严重。而且,由于苏联的中小学学制只有十年,比别的国家少两年,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尤其突出。教育界亟需一种更全面、更有效的理论作指导。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尤·克·巴班斯基(1927—1987)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苏联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教育科学评议会主席,苏联科学院副院长。他毕生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他在顿河———罗

5、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创造了克服大面积留级现象的先进教学经验。此后20余年,他以该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地,在总结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潜心进行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实验与研究,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和积极现实意义的、颇有新意的、完整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方法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系统论。巴班斯基认为,最优化思想的依据是科学在提高人类活动效果中的作用这一方法论原理。为了选择教学过程的最优方案,有必要重新考虑教学论中有关教学过程的结构及其成分,它的内部和外部联系、规律

6、性以及相应的原则、方法和形式等问题。巴班收稿日期:2012-09-22作者简介:王春华,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基金项目:本文是山东省2011年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1CJYJ19)、山东省教育厅2012年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实验研究”(J12WH111)的阶段性成果。188斯基将这个新观点称之为辩证的系统方法,并将其作为考察教学过程、研究制定选择最优教学、教育决策理论

7、的方法论基础。巴班斯基指出:“用辩证的系统观点评价现有教学任务的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乃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论基础。辩证的系统观点能保证针对当时条件选出最佳方案。”①巴班斯基主要运用了系统方法的整体性观点、联系性观点、综合性观点和最优化观点来研究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结构和最优化问题。教学过程中的人(教师和学生)、条件(教学物质条件、教学卫生条件、教学的道德心理条件)、教学过程结构(包括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果)以及教学实施的基本环节构成了教学系统。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就是把教

8、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并且对构成该系统的有机联系的各组成部分进行综合考察。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基本观点(一)一般教学论思想为了比较深入地理解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本质,巴班斯基首先用系统论观点论述了教学论的所有基本范畴。巴班斯基用整体性观点考察了作为系统的教学过程,分析出以下六个基本成分:目的成分、激发—动机成分、教学内容成分、操作—活动成分(通过教和学的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来实现)、检查—调节成分、评定—结果成分。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