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

ID:35455189

大小:66.8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24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_第1页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_第2页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_第3页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_第4页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巴班斯基一、巴班斯基的生平巴班斯基(KDpH衍KohctkhobkhEa6aHCKwn,1927—1987),是苏联当代很有影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1927年1月7日巴班斯基诞生于罗斯托夫一个农民家庭。卫国战争期间他在一所国营农场工作。战后进顿河罗斯托夫师范学院物理数学系。1949年毕业后在中学当物理教师,其间在职进修并获得教育科学副博士学位。后来调往罗斯托夫师范学院任教冇学教研室主任、副院长、党委书记。1971年他成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73年获教育科学博士学位,1974年被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正式院士。

2、1975年他调任该科学院附属的高级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并以院士秘书身份主持该科学院教育学理论和历史科研部的工作。1979年他担任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直至1987年8月9H因心脏病突发猝然去世。他生前还兼任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屮央理事会会Q全苏“知识”协会附属心理学和教育学传播委员会主席、苏联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教育科学评议会主席。巴班斯基毕生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他以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地,潜心进行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具冇丰富内容和积极现实意义的、颇冇新意的完整的教学理论,在苏联和世

3、界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一生发表的著作约有三百多部(篇),代表作是《教学过程最优化般教学论方面》《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方法论基础》以及他主编的《教育学》以上著作都冇中译本,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等等。巴班斯基去世后,苏联教育科学院编纂出版了《巴班斯基教育文选》,以纪念这位为教育理论作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家。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产生的吋代背景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产生,与苏联教育改革中产生的问题直接有关。第一,这一理论的提出,是耍克服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片面性。随着20世纪60年代屮期开始的教冇

4、改革的深化,教育理论家们对一些基本的教学论问题看法不一,互相排斥,方法论上形而上学和绝对化盛行。以赞科夫为代表的各种教学实验取得很大成就,但由于大部分研究者只从某一方面研究教学现象,导致了片面性,只能使一部分学生获得较好发展,而且忽略了德育和劳动教育问题。第二,提出这一理论是为了解决学生负担过重问题。1964年教改的重点是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过分强调“高难度”和“高速度”原则,使社会对学校的要求与师生实现这些要求的实际可能之间存在差距,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第三,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对罗斯托夫地区教育经验的总结。60~70年代,罗斯托夫地

5、区的教师创造了在普通学校中大面积消灭留级现象、预防学生成绩不良的成功经验。巴班斯基运用现代科学的系统论思想,对这一经验进行了综合研究,捉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原理。他又会同冇关部门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四年实验研究,使这一理论更成熟、更完整、更科学。(-)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般概念巴班斯基把辩证的系统论观点作为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以整体性观点、相互联系观点、动态观点、综合观点、最优化观点等指导教学论研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这就是说,巴班斯基的理论把构成教学过程的所冇成分、师生活动的一切内外部条件,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在相互联系中考察

6、所有教学任务和完成这些任务所可能采用的形式和方法。因此,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是-•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而是科学地指导教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是在全而考虑教淫规律、教淫原则、教淫任务、现代教淫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作出的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地、有科学根据地选择一•种最适合于某一•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看來是最优的作用,获得可能的最大效果。必须注意,在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中,

7、“最优的”一词具有特定的内涵,它不等于“理想的”,也不同于“最好的”。“最优的”是指一所学校、i个班级在具体条件制约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果,也是指学生和教师在j定场合下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最优化是相对一定条件而言的,在这些条件下是最优的,在另一些条件下未必是最优的。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充分体现了辩证法的灵魂——对具休事物进行具体分析。(三)评价最优化的基木标准评价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标准有两条。一条是效果标准,即每个学生在教学、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都达到他在该时期内实际可能达到的水平(但不得低于规定的及格水平)。这条标准包含三层意思。第一,要

8、从淫习成绩、品徳修养、智能发展三个方面全面衡量效果;第二,评价效果要有客观标准,这就是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等;第三,评价要依据具体条件和实际可能。另一•条标准是吋间标准,即学生和教师都遵守规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