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葡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及品种鉴定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葡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及品种鉴定

ID:33328565

大小:4.86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9-02-24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葡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及品种鉴定_第1页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葡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及品种鉴定_第2页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葡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及品种鉴定_第3页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葡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及品种鉴定_第4页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葡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及品种鉴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葡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及品种鉴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摘要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葡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品种鉴定摘要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葡萄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利用核SSR分子标记分析了南京农业大学葡萄试验基地79份葡萄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根据葡萄叶绿体序列开发了7对叶绿体SSR引物,并结合核SSR引物初步鉴定了优良实生单株‘2004.2.5’的亲本;分析了南京地区9个野生奠奠葡萄群体286份资源和黄山地区3个野生刺葡萄群体40份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野生葡萄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彳1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79份葡萄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15对

2、SSR引物在79份葡萄材料中共扩增出158个等位基因,位点多态率为100%,其中中国野生葡萄资源(奠奠和刺葡萄)特有等位位点数为22个,占总位点数的13.9%。可鉴别67个品种,鉴别率为84.8%。通过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对所得数据进行聚类分析,79份资源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2~1.0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2时,79份材料聚为两类,砧木品种‘99R’、‘5BB’和中国野生葡萄资源刺葡萄、奠奠聚为一类,欧亚种、欧美杂种和优良实生单株聚为一类,说明抗病抗逆性较强的中国野生葡萄资源和砧木品种与用于鲜食的栽培种亲缘关系较远。2.‘200

3、4.2—5’是通过实生选种选育的品质优良的实生单株,亲本未知。本文根据葡萄叶绿体全序列设计了26对叶绿体SSR引物,筛选出7对有多态性且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用15对核SSR引物分析了‘2004.2.5’和55个候选疑似亲本之间的似然比分数,用7对叶绿体SSR引物进一步鉴定母本。结果表明:‘大濑户’和‘圣诞玫瑰’组成的亲本对为‘2004.2.5’亲本概率最大,其次为‘魏可’和‘大濑户’;‘大濑户’是雄性不育品种,为‘2004.2.5’母本概率较大,‘魏可’与‘2004.2.5’cpSSR扩增结果不同,可以否定其为母本的可能。3.野生奠奠葡萄资源在南

4、京地区分布广泛,本研究利用8对SSR分子标记分析了南京地区9个野生婴奠群体的遗传多样性。8对SSR引物在286份婴奠资源中共扩增出99个等位基因,位点多态率(PPL)为1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为3.127个;观测杂合度(Ho)为0.451,期望杂合度(He)为0.581;Nei’s多样性指数(H)为O.580;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1.392;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559;固定指数F为.0.047--,0.750。说明供试的奠莫葡萄材料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9个野生奠奠葡萄群体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为3.125~

5、9.0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为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葡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品种鉴定2.072~3.124;观测杂合度(H0)为0.359-4).486,期望杂合度(Hc)为0.417-4).591;Nei’s多样性指数(H)为0.391-4).588;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728~1.328;基因分化R为0.025---0.154,基因流Nm为1.375-9.793,平均为2.042;遗传一致度为O.647~o.974,遗传距离为0.027--0.435。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遗传分化较小,地理距离是影响遗传一致度和遗传

6、距离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有时会受到客观因素如生境、人类活动等的影响。4彳4用8对SSR分子标记引物分析了安徽黄山地区40份野生刺葡萄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8对SSR引物扩增的等位基因数(N。)为36个,每个引物扩增等位基因数(N。)为2~10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为1.285-5.378个;观测杂合度(Ho)为0.250-4).775,期望杂合度(He)为0.224~0.824;Nei’s多样性指数(H)为0.222-4).814;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417—1.884;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202-4)

7、.789。依据地理位置将黄山地区刺葡萄资源分为3个群体(POPl,POP2,POP3),3个群体之间遗传相似度为O.829-4).912,遗传距离为0.093--0.188,表明黄山地区刺葡萄资源的遗传差异较少。通过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对黄山地区40份刺葡萄和湖南、福建的3份刺葡萄进行聚类,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2时,黄山地区刺葡萄聚为一类,湖南、福建的刺葡萄聚为一类。这些结果表明,刺葡萄的基因流限制于短距离,黄山地区刺葡萄主要以有性繁殖为主。关键词:葡萄;SSR;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品种鉴定AB轩RJ吣了ANAIYSISOFGENET

8、ICDIVERSITYANDCUITI、7=ARIDENTIFICATIONOFGRAPEVINEGERⅣⅢLASMRESOURCES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