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自有真情在

人间自有真情在

ID:33333723

大小:80.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2-24

人间自有真情在_第1页
人间自有真情在_第2页
人间自有真情在_第3页
人间自有真情在_第4页
人间自有真情在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间自有真情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间自有真情在章辰霄一个30年前的故事我说的都是真事。故事发生的时间在30年前,地点在上海著名的中山医院。主人公之一,是常州市革委会的一位分管组织工作的领导;主人公之二,是与常州有着某种联系的资深医师庄某。当时还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斗批改”阶段,“知识即罪恶”,权威统统被冠以“反动”而被打倒。有讽刺意味的是唯有医学权威是块“臭豆腐”。人吃了五谷难免会生病,尤其是大病,那可不是好玩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所以无论谁到台上,别听他口号喊得多响亮,或明或暗地他与医院的“热线”大多要维系不变。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切按常规,礼貌而有序地进行者,医者尽

2、职,患者满意。就在患者准备告别时,医生突然来了个题外话:“请问,史绍熙校长的问题解决没有?”这位领导沉默了一下,然后摇摇头。“为什么还挂在那里?一个一辈子教书育人的中学校长有什么问题?回去请转告,史校长的问题不解决,请常州市革委会的人不要来找我,找我也不看。”威胁,百分之百的威胁。看来,这位医师的情绪已经失控,他不会不知道自己所处的年代,不会不知道随时收集阶级斗争新动向的工宣队员就在楼道里巡逻。“医疗要为路线斗争服务”,在这个口号下,当时有多少被打成“黑帮”的革命功臣和学术权威因为有病不准看、大病马虎看而活活枉死在医院的走廊里啊。可这位庄医师倒好,居

3、然以自己的“只可利用不可重用”的一技之长,要挟起家乡的革委会来了,用常州人的话说,真是把胆屙掉了。幸好站在医师面前的是位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他默默而不无欣喜地承受着对方的诘难。在那以站队划线、检举揭发为时尚,落井下石、卖身求荣司空见惯的年头,这位医师的“大逆不道”之语愈加显得难能可贵。他钦佩医师的侠骨义胆,答应在适当的场合反映他的呼声和要求,因为自己的权力有限。故事很快就传到当事人的耳朵里。当时,年过半百、身材不高的史绍熙正干着拖煤球的粗活,每天用板车把西门煤球厂的煤球拖到城东的学校伙房。之所以遭如此惩罚,是他“死不改悔”,坚持认为自己无罪无错

4、。面对着长时间的种种侮辱和折磨,史绍熙的脊梁始终挺直着。他居然对造反派讲:“你们打不倒我的。就是你们硬把我打倒了,我的学生也会为我平反的。”“我生平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一辈子爱自己的学生。”他十分自得,因为在铺天盖地的大字报中,除了批判他执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外,没有一张涉及他个人品质。人生中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自己成了自己嘲笑的对象,这叫“现世报”,而人生中最大的欣慰,莫过于自己在厄运中的美好预言很快得到验证。“文化大革命”十年,人妖颠倒,正是这类悲喜剧交替上演的全盛时期。上海校友的仗义执言,无疑使危难中的史绍熙不胜快慰。这个故事一直保鲜在我的记忆中。

5、我想以这个30年前的故事为楔子,对那些不该为人们所淡漠所遗弃的人间至情,作一番发掘和寻找。于是,在一个暑气炎炎的下午,我这个40年前的学生又来到老校长的身边。17老校长的寓所就在市中心一条马路的边上。窗外市声喧嚣,室内风轻气朗。望着神情安详、娓娓而谈的老校长,我蓦地想起了如今已是市级文物的江苏省常州中学门口的那棵百年麻栎树;由老栎树又想起绘画大师吴冠中至今仍然无法释怀的,他在三十年代报考省常中高中部时的作文命题《夏木荫浓》……教苑“双子星座”1960年,全国文教群英会在北京召开,代表中有两个史绍熙。有趣的是,其中的一个史绍熙上了主席台后,江苏和河北

6、的代表都说那是自己省的“史绍熙”,连记者也闹了笑话。最后,是河北代表弄错了。“嗳,怎么跟我们天津大学的史绍熙一模一样呀!”当时天津还属河北省。趣事多的是,有一次常州的史绍熙去天津大学。“史校长,您出差回来啦。”刚进校门,他就被一群热情的学生夺过了行李。他笑着跟在后面——他知道同学们会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目的地到了,门里又走出一位史校长……后来,不光化学系主任认错人,连天大校长办公室主任也叫常州来的“史校长”签收美国来的函件。原来,这两个史绍熙是孪生兄弟。那兄弟俩为何取一样的名字呢?这其中自有一番苦涩。1915年8月19日,宜兴县官林镇义庄村的史家生了对

7、“双双”,哥哥叫绍熙,弟弟叫绍华。不幸的是,孩子未满月,娘就病逝,做老子的又不大学好,从此,就由善良的祖父母拉扯着这两个苦命的孩子。全村人都喜欢这对聪明伶俐的“双双”。两人不光模样一样,连声音也一样,隔着墙壁讲话,连老祖母也辨不清是谁的声音。升五年级时,父亲送两人到五里外的官林镇上的凌霞小学去寄宿。一张单人学生床挤着兄弟俩。为节省每月一元钱的伙食,兄弟俩包饭在离校两里外的小饭馆。一日三餐,顶风冒雨,吃的是剩饭残菜;小饭馆经常不烧早饭,兄弟俩就只好饿一顿。两年后,兄弟俩分别以第一、第二名毕业。因家境日益困窘,眼看就要辍学,一些乡贤和老师来劝说了。史家第一

8、次有这么多穿长衫的人上门,老祖父抚摩着两个爱孙的头顶,十分自豪。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