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

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

ID:33340509

大小:127.7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4

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_第1页
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_第2页
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第1期No.1,2008(总第336期)EDUCATIONALRESEARCHGeneral,No.336校长论坛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刘学忠[摘要]大学生的创新主要是对前人成果的再认识再创造,它涉及到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就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而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路径,优化教学管理制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制度保障。[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

2、力;创新人才[作者简介]刘学忠,阜阳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安徽阜阳236041)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高知识越多,成绩就越好,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就越校教学质量的重点内容。为此,高校在育人观念、好。教师不去探究知识的来源与意义,学生缺乏培养方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进行探索和创对知识深层次的探究,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而新,紧紧抓住教、学、管三个方面,实现培养创新人理解!的教学模式认为,现有知识不是目的只是才的育人目标。教学的基础,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对知识进行精细分析,探究知识生成

3、的背景,了解知识存在的边界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和空白,不仅发现现有知识的不确定性,而且探索知识发展的可能性,对知识进行分析、解构乃至重教学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培建。养目标的主要渠道。大学教学的基本任务除了促从课程资源来看,实现由单一!的教学模式进学生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以外,另一个到多元!的教学模式转换。当前,大学的教材仍重要任务就是发展他们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然是知识的主要载体,其教材与教学观仍然是传和实践能力是顺应时代要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统的单一!的

4、教学模式。知识被看做静态不变的展和提高其综合素质的应有之义。虽然知识的积内容,学生只要掌握教材上的知识体系,就算完成累是个体进行创造的基础,但知识的积累和能力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实现了教学计划的目标。学的提高不一定成正比,因而需要从改革教学模式生不去考虑教材以外的内容,视野被限制在狭小入手,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的范围内,灵性消失,思维呆板。但要培养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人才,就必须要求师生打破传统思维习惯,树立新从知识传授的角度来看,要实现由占有!的的课程资源观,即课程资源应来自书本、

5、网络和实教学模式到理解!的教学模式转换。在传统教学践活动等。教师应围绕教学大纲,把能反映教学中,知识成为连接师生的媒介,正是由于师生知识大纲要求的各种知识载体所承载的有效知识交互掌握的不对称,产生了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围使用,相互辅正和映衬,促使学生分析知识的客观绕着知识形成了占有!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性和主观性,探索知识的背景,明晰知识的确定性中,教师把学生看做承载知识的容器,学生占有的和不确定性的边缘和内涵,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探∀103∀究空间。学生社团,激励他们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在这些从教

6、学方法来看,实现由置入!的教学模式活动中,大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解向对话!的教学模式转换。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手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样就培养了他们运用书段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启发功能。在本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传统的置入!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把持知识的话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课外活动的开展应主要依语权,使得知识单向流动,很少考虑学生的学习兴靠大学生自己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活动趣和动机,教师把学生看做说教的对象,学生成为中独立思考,形成独立开展工作、自主组织

7、活动的看客和听众。在知识的理解与表达方面,学生具能力,尤其要鼓励他们在运用知识、锻炼能力、掌有与教师平等的话语权,教师教学应该由置入!握技能中多动脑筋、想办法,以达到培养大学生创的模式向对话!的模式转换。教师作为师生平等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讨论对话的首席,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地对话。在高校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相对宽松自主的环境中培养学生敢于讨论、勇于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是培养他们创新精神质疑的精神,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举措。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从师生关系

8、来看,由专制!的模式向民主!种以实践的方式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教育形的模式转换。师生关系很大程度上反映教师与学式,是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生的心理关系,心理距离大,表明师生关系疏远;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了解社会、增长心理距离小,则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往知识和技能、养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人生观的活往受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师生动过程。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教育活动的关系是一种专制!模式,教!垄断着教学过程,学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完成高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