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

浅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

ID:33375650

大小:48.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5

浅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_第1页
浅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_第2页
浅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_第3页
浅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_第4页
浅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摘要:在当今形势下,有一部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们厌学、逆反、沉溺游戏等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了极大地影响。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因素,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抓住家校配合的关键,并为他们创设良好的环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关键词:心理健康教学环境家庭社会正文: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的重视。据调查表明,约有32%的小学生存在心理异常现象。这些心理异常的学生多表现为厌学、考试紧张、意志薄弱、人际关系恐惧等轻度的心理障碍,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

2、质、使他们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开展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呢?现在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了解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1、家庭方面。7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观念、方式方法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佛、弗洛伊德、尔巴特等心理学家非常强调家庭经历,尤其是童年起家庭经历的作用。他们认为这一时期的家庭影响,是“精神卫生的精神及疾病”的关键。家庭教育中的不利因素会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比学校、教师的影响还要深远、持久。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不懂得孩子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不

3、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帮助、关心、教育孩子,甚至连平等对待孩子都做不到。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期望值过高,限制其学习生活中的自由,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发展。还有的家长不能接受孩子在学习中的失败,不注意方式地指责、羞辱孩子,给孩子加大了心理压力和紧张的情绪。2、学校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也许是最大的。不少学校“应试教育”主宰,教师仍在抓所谓的教学质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少数教师歧视、羞辱后进生,给孩子心灵造成严重的伤害,使孩子产生恐惧感,严重的形成心理障碍。除此之外,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同龄群体的人际关系及师生关系等,都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3、社会方

4、面。7个人是社会的一员,如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把整个社会的信息都不加分析的展示在了学生的面前,有些对于他们来说是与学校和家长那儿获得的知识是相违背的,这对孩子们认识社会又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和困难。因此,社会环境也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显得很重要。二、结合课堂教学,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通道,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占学校生活大部分时间的课堂教学的状况。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中有所为,帮助学生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其健康成长发展。为此,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即:师生和谐,互尊互爱;积极探究,主动参

5、与;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互帮互学,相互鼓励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得轻松,学得开心。如在班集体建设中采取民主管理的形式,开展“干部轮流制”和“一日班主任”活动,中小队定期轮换,不搞终身制。使绝大部分同学都有了当干部的体会,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其次,各科教师都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教育因素,善于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把“遵纪守法”、“学会负责”等内容和思想品德课有关内容结合起来;把“自尊自强”、“热爱祖国”7等优秀品质与语文课的人物形象结合起来等。同时要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尝试成功,帮助学生成功,逐步达到学生自己争取成功。教师还要帮助学生

6、调整各种不良心态,增进学生德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在课堂与书本相结合进行心理教育外,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学生给自己提出任务,并主动采取行动自觉地培养自身的心理品质的过程。通过开展课内外教育活动,指导学生“以人为镜”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使他们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质。二、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并与家长配合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

7、仅要求教师自身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还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只有这样各科老师才能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使知识传授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会结合起来。它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品质的培养和学习潜能的发展。家长是儿童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家校达成共识,协调教育方法,统一教育要求是促进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通过“家长园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