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荆溪三峰寺遐想

闽侯荆溪三峰寺遐想

ID:33378150

大小:56.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5

闽侯荆溪三峰寺遐想_第1页
闽侯荆溪三峰寺遐想_第2页
闽侯荆溪三峰寺遐想_第3页
闽侯荆溪三峰寺遐想_第4页
闽侯荆溪三峰寺遐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闽侯荆溪三峰寺遐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闽侯荆溪三峰寺遐想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12日来源:不详作者:陈国明130人关注打印转发投稿  闽侯荆溪三峰寺遐想  陈国明  位于闽侯荆溪关源村的三峰寺,是一座具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古刹,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深受世人推崇。秋日里,应福州市宗教局林洲先生之邀,我们一起前往参加三峰寺天王殿落成大典。三峰寺我虽然未曾去过,但对其悠久的历史和寺前名闻遐迩的鼓响桥景点以及沿着寺前穿越山林的那条古驿道却充满了神往。我想去感受古刹袅袅钟声,去聆听鼓响桥的擂鼓般鸣响和领略古驿道的沧桑风韵,去体验古代进京者往返

2、古驿道翻山越岭的浪漫和艰辛。  我们一行人乘坐林洲先生朋友的一辆三塔纳轿车从福州市区出发,当车子驰过荆溪镇后,就转入了一片墨绿葱茏的山岭,山道蜿蜒,峰回路转,人烟稀少,不久,车子就完全淹没在山峦起伏的绿韵中。  也许是因为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当过知青的缘故,对大山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我拥抱过莽莽大山,我爱大山的雄峻,爱大山的坚强,爱大山的浪漫美。我把头伸出车窗外,只见大山、绿树、山花及路上偶见的行人,都象电影的蒙太奇般掠过。远山如黛,影影绰绰;近山翠碧,似倾倒一盆绿墨。一缕缕洁白的云朵,在连绵的大山间飘飘袅袅,流流

3、连连,让我感到全身心的热血沸腾,感受到久违的绿韵温馨。  车子大约驰了一个小时左右进入关源村,这是一条狭长的街道,鳞次栉比的砖瓦楼房相挨。村中小桥、流水、人家,村前村后,绿色田畴如一件老和尚的百衲衣,展示在一片开阔的平地上;一座座村舍,升起了炊烟缕缕,如徐徐展开的图画。不远处的凤凰山头,一轮血盘般的朝阳喷薄跃出,绿色的山峦顿时沐浴在一片红绿交替的金光里。大山,散发出一股甜润而清新的气息,沁入心脾;路旁绿叶上沾着的露珠,在一片柔阳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我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全身心陶醉在那甜润的潮湿中。  不经意

4、间,我们车子停在了一户村舍前,屋后碧翠的绿丛与白云交映间,显现出一角红墙飞檐,尤如神秘的空中楼搁。不用多想,一定是三峰寺到了。我们沿着微坡走到布满脚手架的天王殿前停下,飘扬的彩旗、袅袅的佛歌、梵呗声宣,都表明这里将要举行一场庄严而隆重的佛教上梁仪式。脚手架下,参加天王殿上梁仪式的僧人和披着青衣的居士们忙进忙出,他们边准备即将举行的隆重仪式,边准备参加大典人们的用餐,虽然整个寺内外的秩序显得有些零乱,但仍透出了一股洋溢的喜气。  三峰寺规模虽小,但却小有名气。我在大雄宝殿前立着的一块石碑上,看到了有关记载古刹历史的

5、镌刻——  三峰寺始建于元延祐七年(公元一三二0年)乾隆丙年(一七八六年)重修大雄宝殿,同治癸酉(一八七六年)修天王殿。民国间,曾是中共地下党地下活动和游击队驻所。由于年久失修,梵宇濒临圮废。改革开放后,海内外信众捐资重修了这座古刹,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1995年1月,古寺被政府批准登记为正式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  站在山门前静静地观赏古风扑扑的寺院,只见中轴线上拔地而起主体建筑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依山势逐座抬高,显得尤为雄伟壮观。细细端详,大殿为民国时期重建,沿袭清代的建筑风格,前廊屋顶为卷棚结构,斗拱飞檐,

6、古风依然。伫立大殿前廊,可以远眺云雾飘缈、苍翠如画的迷人三峰,感受“三峰寺里看三峰”的美妙意境。  环视四周,只见青山环抱,苍松碧翠,绿竹猗猗,偶而听到山林间传来的啾啾鸟鸣,更显出佛地的清幽。林洲先生指着寺前正对面三座气势雄伟的高峰说,三峰禅寺就是因此得名。走出禅寺数十米远,忽然听到绿荫间传来了鼓响桥下传来的流水声,如同战鼓在山林间回响。  在林洲先生的引领下,我们循着流水声继续弯着腰一步一步下探谷底。由于岩壁陡峭,我们小心翼翼地走下台阶,潺潺流动的山涧,乱石磋峨,水流湍急,浪花四贱,偶而还看到清清的水底,潜翔着

7、自由游动的鱼儿。山涧两旁,绿树婆娑,古藤缠绕,把一座半月形的古拱桥托在中间。石拱桥左径长约21米,是石构半月形单孔古桥,与倒映在水中的桥影相映成趣,勾成一轮悬在空中的圆月,别有一翻情趣。  涧底潺潺涧水,奔腾着冲击着岩石,空谷传声,发出了咚咚声响,这就是“鼓响桥”的由来。据载,这座桥是福州地区最为壮观的古代石拱桥,还有“三峰寺月亮”的美誉,吸引了历史以来多少文人墨客争相前往赏“月”。自古以来,山河美景都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活灵活现,三峰寺也同样在文人墨客笔下显出了它的灵性。在大殿的展览室展出的书画作品中,我看到了一幅

8、原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州鼓山涌泉寺方丈普雨法师瞻仰三峰寺后即兴留下的遗墨:“鼓响桥下听鼓响,三峰寺内看三峰”,展现了三峰寺的诗情画意。读了书法家醉墨翁:“湍水清溪听鼓响,苍山翠竹掩钟声”的撰联,感到妙趣横生,令人赞叹不已。  凝视着眼前这条隐约穿行在绿色草丛和林木丛中的古驿道,我的思绪飞扬,它似一条锦带袅袅飘向云天。林洲先生告诉我们,古代进京者要翻越千山万水,从福州到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