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瓦尔特·本雅明“弥赛亚主义”的文学批评观

论瓦尔特·本雅明“弥赛亚主义”的文学批评观

ID:33391549

大小:108.24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2-25

论瓦尔特·本雅明“弥赛亚主义”的文学批评观_第1页
论瓦尔特·本雅明“弥赛亚主义”的文学批评观_第2页
论瓦尔特·本雅明“弥赛亚主义”的文学批评观_第3页
论瓦尔特·本雅明“弥赛亚主义”的文学批评观_第4页
论瓦尔特·本雅明“弥赛亚主义”的文学批评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瓦尔特·本雅明“弥赛亚主义”的文学批评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瓦尔特·本雅明“弥赛亚主义”的文学批评观“Messiah”.“Messiah”canfinditsorigininJudaism,andittransformedinBenjamintheory.“Messiah”issituatedthecoreofBenjamin’sliterarycriticism.Heusedthewordtodemonstratehiscriticismconcept.Forthethacademiaoflate19century,Messiahmeansgoingbacktothenatureitselfinsteado

2、fabsolutesymboliclogic.Ontheotherhand,MessiahisBenjamin’sguidebook,directinghimtohishomeofspiritandsupportingBenjaminthroughallhislife.Thenon-linearhistoryideaistheepistemologygroundworkofMessiahconceptinBenjamin’stheory.Accordingtothenon-linearhistoryidea,literarycritiqueisincludedinlitera

3、ryhistory,anditshouldtakechargeofrenewingthehistoryselfcognition.TheOriginOftheGermanTragicDramaisoneoftheBenjamin’smostimportantworks,withadensedivinitycolor.WecanseehowBenjaminusedtheMessiahconceptinliterarycritiquefromit.Andthedeep-seatedcausewhyMessiahbecamethesoulofBenjamin’stheoryshou

4、ldtracebacktohisindividual.KEYWORDS:messiah,literarycriticism,non-linear,constellation,allegorize,negative3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瓦尔特·本雅明“弥赛亚主义”的文学批评观论瓦尔特·本雅明“弥赛亚主义”的文学批评观第一章、序言一颗沙中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看出一个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把永恒在一瞬间收获——威廉·布莱克,《天真的预示》瓦尔特·本雅明在世48年,作为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犹太人,他遭遇的坎坷不计其数,甚至说他是为了“救赎”苦难而生也一点不为过。他的整个学

5、术生涯就像战争一般,涵盖了人类历史的悲壮与哀伤。战争给了死亡灵感,本雅明给了文学界不同的声音,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声音在当时并不为人所理解。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开始为人所熟知的本雅明“画像”首先是由女哲人汉娜·阿伦特勾勒出来的:“他学识渊博,但却不是学者;他研究文本及注释,但却不是语言学家;他翻译普鲁斯特、圣—琼·佩斯和波德莱尔的作品,但却不是翻译家;他对神学颇有兴趣,但却不是神学家;他写文学评论,但却不是文学批1评家。”本雅明自己却说,如果可以的话,他最想做的是一个真正的文学批评家。这位天才是在用整个人生经历来讲述其个人的学术理论的:只有孩童般的心才能看到战争背后的希望,才能安于

6、乱世的悲伤。正如那首诗——《天真的预示》,本雅明的思路是很单纯且具有亲和力的,因为他的一切都从满目疮痍的大地开始:一颗沙,一朵花,一个瞬间⋯⋯1转引自刘北成,《本雅明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9-220页。4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瓦尔特·本雅明“弥赛亚主义”的文学批评观一、大陆本雅明研究概况及选题意义在20世纪西方的思想家中,本雅明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他罕见地将自身的才华和渊博结合起来,研究覆盖了哲学、历史、语言、文学艺术、文化等诸多方面。因此苏珊·桑塔格称他为欧洲最后一个知识分子。本雅明对于学术的意义并不是表面上的“多重领域的涉足”,对于他而言,哲

7、学、历史、语言、文学、文化都是其进行个人“认识实践”的对象。本雅明的“不确定性”曾被人看作是没有立场的、失败的学术,但“没有立场”恰恰是本雅明坚持的立场。他期望通过游离在各个学科分类之间,打破各领域间分明的界限的做法,更深刻地找到所有这些分散领域背后“整一”的本质内涵。因此,本雅明的学术是高于各学科领域的另外一个独立自足的层次。近几年西方对于本雅明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倾向于一种肯定和理解,并更多地触及隐藏在本雅明庞杂混乱背后的线索——一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观和认识论。这种“认识方式”无疑是相当有意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