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现状调查探究

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现状调查探究

ID:33438238

大小:58.3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6

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现状调查探究_第1页
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现状调查探究_第2页
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现状调查探究_第3页
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现状调查探究_第4页
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现状调查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现状调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现状调查探究[摘要]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的现状。方法采用中文版M氏职业倦怠量表于2011年7月和2012年7月对本院重症医学科护士进行调查。并将有3年及3年以下工作经验和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高年资护士的两次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倦怠严重。而工作经验3年及以下的低年资护士的职业倦怠感加深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倦怠感严重,而低年资护士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我们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减轻护士的职业倦怠感,尤其对刚进入重症医学科工作的护士,做好心理建树,从而激活她们的工作动力,提升自我效能,以提高护理服

2、务质量。[关键词]护士;重症医学科;职业倦怠感;调查研究[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2)11(b)-0179-03重症监护病房是危重患者密集的场所,特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导致重症医学科护士产生较大的工作压力[1]。2005年就有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2]。欧洲两次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受到职业倦怠影响的护士比例约为25%,并逐年呈上升趋势[3]。高工作疲溃感不仅给护士带来身心的痛苦,也会影响对患者的护理质量,造成医院财政收入的损失[4]。“优质护理病房”概念实施于临床护理以来,高强度的基础护理工作量

3、的增加更加剧了重症医学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感。因此,为了解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的严重程度,本研究对本院重症医学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感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于2011年7月和2012年7月调查福州市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的85名护士。其中,主管护师6名,护师13名,护士66名,均为女性;年龄20〜42岁,平均(23.9±4.0)岁;护理工作经验3个月〜10年,从事重症医学护理工作时间3个月〜6年,平均(2.34±1.63)年;文化程度:中专学历名11名,大专学历59名,本科学历15名。其中,工作3年及3年以下护理工作经验的低年资护士49名,

4、3〜10年护理工作经验的高年资护士36名。1.2方法1.2.1中文版M氏职业倦怠量表(malaschburnoutinventory,MBI)由22道题目组成,其中,情绪衰竭(EE)量表有9道题目,总分54分,19〜26分为中度倦怠感,26分以上为高度倦怠感,去人格化分量表有5道题目,总分30分,6〜9分为中度倦怠感,9分以上为高度倦怠感;个人成就感分量表有8道题目,总分48分,34〜39分为中度倦怠感,34分以下为高度倦怠感[5]。量表由受试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对量表的描述进行自我评估,评估采用7点评分,依次表示其感受出现的频率,其中,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评分越高表示倦怠程度越重,个人成就感

5、分值越低表示倦怠程度越重。此量表经过测试,同质信度Cronbach,sa=0.738,分量表中情感耗竭为0.85&去人格化为0.761,低个人成就感为0.757,具有较高的可信度[6]。1.2.2临界值以情感耗竭分数土27、去人格化分数28、个体成就感分数W24为标准。参照李永鑫[7]提出的综合考虑职业倦怠3个因子的方法,把各个因素的影响整合在一起,纳入到职业倦怠的诊断标准中,即将受试者的倦怠程度分为4种:(1)零倦怠:在职业倦怠评估中,3个因子的得分都低于临界值;(2)轻度倦怠:在职业倦怠评估中,1个因子的得分高于临界值;(3)中度倦怠:在职业倦怠评估中的某2个因子的得分高于临界值;(

6、4)高度倦怠:在职业倦怠评估中的3个因子的得分高于临界值。本研究认定轻度倦怠为正常人群,中,高度倦怠为职业倦怠人群。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和x2检验。以P0.05)。见表2。3讨论3.1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倦怠感严重表1、2结果显示,2012年7月调查中的受试护士在情感耗竭上的分数明显高于Maslach提出的医护人员常模,而在个人成就感上的得分则明显低于Maslach提出的医护人员常模,而低度倦怠护士15例,占17.64%,中高度倦怠护士70例,占8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这是由于新护士工作经验

7、偏少,专业技术操作欠熟练,理论与实践还不能很好的结合,还要常常面临突发事件,并必须快速做出反应,这些加重了新护士的心理压力[9],更加剧了职业倦怠感。同时,重症医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收治的患者以病情复杂、多脏器功能衰竭为主,时常送入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已死亡或濒临死亡;死亡作为一种刺激源造成的情感反应易使年轻护士产生焦虑心理,加重职业倦怠感。因此,年轻护士进入重症医学科工作前,护理管理者应该对其生理和心理状态做好评估,挑选能适应高强度的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