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资料:茶多酚浸提工艺优化的研究

论文资料:茶多酚浸提工艺优化的研究

ID:33451033

大小:16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6

论文资料:茶多酚浸提工艺优化的研究_第1页
论文资料:茶多酚浸提工艺优化的研究_第2页
论文资料:茶多酚浸提工艺优化的研究_第3页
论文资料:茶多酚浸提工艺优化的研究_第4页
论文资料:茶多酚浸提工艺优化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资料:茶多酚浸提工艺优化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茶多酚浸提工艺优化的研究Researchontheoptimizationofteapolyphenolsextrationtechnology蔡浩雄(浙江大学茶学系3071601075)摘要:茶汤的浸提方法主要有高温(常规)浸提(85-90℃),低温浸提(50℃),超声波浸提(50-60℃),微波辅助萃取(AME)等提取方法。本文以春季末的粗老茶叶作为原料,以水温(80℃和100℃),茶原料(去汁和不去汁)和浸提状态(磨碎和不磨碎)为三因素对比试验,然后测定茶多酚、氨基酸、蛋白质等生化成分,并计算在此条件下各个成分的浸出量。结

2、果表明,经过去汁工艺以后的茶样,其儿茶素的浸出量比未经过去汁工艺的茶样高。而因为经过去汁工艺的茶样有一部分内含成分保留在茶汁中,所以从茶多酚的提取效率来看,经过去汁工艺的茶样具有较高的利用率,对实际生产有较大的帮助。关键词:去汁浸提茶多酚浸提率Abstract:Thereweremanymethodstoextracttea,suchashightemperatureextraction(85-90℃),lowtemperatureextraction(50℃)andultrasoundextraction(50-60℃),mi

3、crowave-assistedextraction(AME)。Experimentwaschoosedlatespringoldteaasrawmaterial,withwatertemperature(80℃and100℃),tearawmaterials(tojuiceandnottojuice)andleachingmentionstate(grindinganddon'tgrated)forthreefactorscontrasttest,thencalculatedteapolyphenols,aminoacids,

4、protein,theleachingamounteachcomponent。Theresultsshowthat,aftertojuiceprocess,itscatechinleachingquantityishigherthandidnot。Fromteapolyphenolextractionefficiencytosee,juicingteasamplehavehigherutilization,andgreathelpforproductionbecauseteasampleshavepartoffunctional

5、componentretainedinteajuice。Keywords:TojuiceExtractionTeapolyphenolsExtractionrate1引言1.1茶汤浸提工艺研究进展绿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茶多酚,约占绿茶干重的20%-30%,包括以儿茶素为主的黄烷醇类、黄酮和黄酮醇类、花青素和花白素以及酚酸和缩酚酸类。绿茶中的儿茶素含量最高。茶多酚中儿茶素占60%-80%,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约占儿茶素的50%,现代研究证明,EGCG在抗肿瘤、抑菌、抗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改善机体免疫力等方面表现出

6、很好的生物活性,并具有优良的清理自由基、防护脂质过氧化及抗突变的功效【1-5】。在现实生产中,茶叶浸提后,茶汤都是直接或者干燥后用于饮料等一些茶食品的生产。所以,为确保食物安全,茶汤浸提多选用水和乙醇作为溶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波和超声波技术在茶汤浸提过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一些有关微波浸提、超声波浸提和常规浸提的研究和报道也越来越多。茶叶叶片中溶质的浸出过程分三步:①水浸出物进入茶叶内部,同时茶叶内部溶质溶解;②溶解的溶质从茶叶内部液体中扩散到茶叶表面;③溶质急速从茶叶表面通过液膜扩散到外部溶剂中【6】。许勇泉[7]等研究

7、鲜茶固体饮料加工的鲜茶汁制备提取工艺,以鲜茶汁浸提温度、时间及茶水比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探讨浸提工艺对鲜茶汁的感官品质、提取率、浓度、主要生化成分浸出量、氨酚比、外观颜色及冷后浑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浸提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增加,鲜茶汁的感官品质下降,但鲜茶汁提取率、浓度增大,茶水比1:1是鲜茶汁提取率和浓度较高且感官品质较好。综合考虑鲜茶汁的感官风味品质、提取率及生产业化成本,鲜茶汁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45°C,浸提时间10min,茶水比1:10(W/V)。宋洪波[6]在对绿茶浸提工艺的研究中,在浸

8、提时间、浸提温度、溶剂(水)与茶叶比例对浸提效果影响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浸提时间为15min、浸提温度为80°C、溶剂与茶叶比例为240:1,试验表明三级并流浸提周期是单级浸提周期的23.3%。罗晓明[8]等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茶多酚的最佳浸提条件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