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产生物胺的鉴定及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

乳酸菌产生物胺的鉴定及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

ID:33476582

大小:885.00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2-26

乳酸菌产生物胺的鉴定及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_第1页
乳酸菌产生物胺的鉴定及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_第2页
乳酸菌产生物胺的鉴定及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_第3页
乳酸菌产生物胺的鉴定及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_第4页
乳酸菌产生物胺的鉴定及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乳酸菌产生物胺的鉴定及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乳酸菌产生物胺的鉴定及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产生物胺乳酸菌的鉴定及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专业: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硕士研究生姓名:孟甜指导教师:陈卫教授入学时间:2007年9月1日答辩时间:2009年12月11日授予学位时间:2010年3月摘要生物胺是微生物经脱羧酶作用产生的碱性低分子有机化合物。适量的生物胺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过量摄入则可能引起健康损害。具有脱羧酶活性的乳酸菌可通过氨基酸的脱羧反应产生具有潜在安全风险的生物胺。鉴于乳酸菌产生的生物胺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潜在风险,为了考察本实验室保藏的具有益生功能的乳酸菌

2、的安全性。本文以实验室保藏的61株乳酸菌为待测菌,首先使用鉴别培养基初步筛査产生物胺乳酸菌,再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检测,从基因水平分析其产生物胺的潜在可能性。最后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氨基酸脱竣酶培养基和食品基质中生物胺的产生情况,为评价益生乳酸菌的安全性提供了方法和依据,以确保其更安全的应用于发酵食品中。研究结果如下:根据乳酸菌产生物胺的特性,使用氨基酸脱羧酶培养基初步筛査61株乳酸菌产生物胺情况。培养基中添加氨基酸前体(组氨酸,酪氨酸,鸟氨酸,赖氨酸),经过5'-磷酸吡哆醛诱导,在营养贫瘠的酸性条

3、件下,具有脱羧酶活性的培养基可以产生碱性的生物胺,由指示剂颜色变化显示结果。经此法初步检测到2株乳酸菌有组氨酸脱羧酶活性,16株乳酸菌有酪氨酸脱羧酶活性。61株乳酸菌均没有检测到鸟氨酸,赖氨酸脱羧酶活性。通过比对已报道的组氨酸脱羧酶和酪氨酸脱羧酶基因序列,利用引物PHDC1/PHDC2和Pl-rev/P2-for,以61株乳酸菌基因组DNA为模板,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出3株乳酸菌具有组氨酸脱羧酶基因,22株乳酸菌具有酪氨酸脱羧酶基因。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同源性分析,证明其是目的氨基酸脱羧酶基因片

4、段。此法与微生物检测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PCR法是一种检测潜在生物胺产生菌的方法,比培养基检测法更加准确可靠。通过苯甲酰氯柱前衍生反相HPLC色谱法定量分析25株潜在产生生物胺的乳酸菌。四种生物胺的回归方程为:组胺:y=44859x+51524;酪胺;y=52478x+70760;腐胺;y=63114x+65892;尸胺;y=76449x+31781。在l-50mg/L浓度范围内R2均大于0.995,组胺和酪胺的检测限为0.08mg/L,腐胺和尸胺的检测限为0.10mg/L。此法稳定性良好,精密度和回收

5、率高。HPLC分析了25株生物胺产生乳酸菌在液体脱羧酶培养基和四种发酵食品体系(发酵乳,发酵白菜汁,发酵葡萄汁,发酵肉糜)中产生组胺,酪胺,腐胺,尸胺的情况。结果显示在极端适合乳酸菌产生生物胺的脱羧酶培养中,3株组胺产生菌可产生组胺的«量为6.99mg/L-69.46mg/L,22株酪胺产生菌可产生的酪胺的量为4.06mg/L-70.10mg/L。在四种食品体系中,25株乳酸菌在发酵乳中产生的生物胺含量最低,最高不超过4mg/L。在发酵蔬菜,发酵葡萄,发酵肉糜中的酪胺含量均低于20mg/L,组胺含量也均低

6、于6mg/L。这远远低于美国FDA规定的食品中酪胺含量低于100mg/L和组胺含量低于50mg/L的限量标准要求。关键词:乳酸菌,生物胺,脱羧酶,HPLC,PCRAbstractAbstractBiogenicaminesproducedbymicroorganismarealkaline,low-molecularorganiccompounds.Properamountbiogenicamineshavephysiologicalactivity,whileexcessiveintakemaybrin

7、gabouthealthlesion.Lacticacidbacteriawithdecarboxylaseactivity,throughdecarboxylationofaminoacidsreaction,mayproducebiogenicamineswhichhavethepotentialsecurityrisks.Inthispaper,61strainlacticacidbacteriawerescreenedbyadecarboxylasemedium,thenUsingPCRmetho

8、dexperimentswereperformedtoamplifythegenomicDNAoflacticacidbacteriainordertodetectaminoaciddecarboxylasegene.ThemolecularmethoddetectedpotentialbiogenicamineriskformationinfoodbeforetheaminewasproducedFinally,RP-HP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