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原理论教 案

写作原理论教 案

ID:33482727

大小:269.00 K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2-26

写作原理论教  案_第1页
写作原理论教  案_第2页
写作原理论教  案_第3页
写作原理论教  案_第4页
写作原理论教  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写作原理论教 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写作教案《写作·原理论》教案总案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学时:54教学内容:写作基本理论。教学目的:明确五个W——为什么写作(目的论)、谁来写(写作主体论)、写什么(写作客体论)、怎么写(方法论)。教材:董小玉等编《现代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06出版主要参考教材:本课程第一主讲教师李福亮自编《写作》。尚未正式出版,但已作为课程建设的成果之一上了校园网。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发生了一个根本的改变:过去所有教材都是从抽象到形象,从一般到个别,从理论到实践,它的弊端就是枯燥烦琐接受困难效果不好;

2、本课试行一种新的办法。就是把上述方法来个大换位,即从形象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实践到理论。这样,才符合人类认识规律,符合艺术创作规律,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思路落实到课堂教学上,就是:范文引路,模仿为主,多看少讲,注重操作。以学生动脑动手为主,师生互动,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力争在游戏般的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现代写作能力。教学环节:,把握阅读→讲析(讨论)→模仿→讲评这样一个基本流程。课程学时分配:讲课内容学时第一讲4第二讲6第三讲16第四讲6......第五讲20机

3、动2合计54课程习题要求1书籍(参见“525”读说写工程附属书目)。2作文6次(结合各讲内容)3讨论与集体评析5次。分案第一讲绪论第一节测试学生现有写作水平学时:2教学目的:孙子曰:知已知彼,百战百胜。这一节课调查新生写作与口头表达水平,以便因材施教。教学方法:讨论与练习。教学提纲:一简介“911事件”。读报纸资料。(10分钟)二讨论:“9.11事件”之我见。(40分钟)要求:不要考虑别人,只说“我”见。看谁能说服谁。三写下自己的看法,题目自拟。(50分钟)第二节绪论学时:2教学目的:......1

4、、张贴“安民告示”,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方法。以便合作。2、结合讲评第一次练习,概述写作基本规范与要求。3、激发第二次练习。教学提纲:一我们的写作课怎么上教学思路:1来一个根本的改变,过去所有教材都是从抽象到形象,从一般到个别,从理论到实践。它的弊端就是枯燥烦琐接受困难效果不好。本课试行一种新的办法。就是把上述方法来个大掉个,即从形象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实践到理论。这样才符合人类认识规律,符合艺术创作规律,也能提高受者的学习兴趣。2多练少讲,注重操作,以学生动脑动手为主,师生互动,创造生

5、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力争在游戏般的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现代写作能力。教学环节:纵向:为什么写(目的论)→谁来写(主体论)→写什么(客体论)→怎么写(方法论),即“四个W”。横向:阅读→讲析(讨论)→模仿→讲评。学时:2学期,每学期各54,总计108,每节课大约2学时。二结合“911事件之我见”作文讲评概述作文基本规范与要求。三第二次练习:写我感受最深切的东西。1我的家住在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市,父亲是一个老牌的铁路工人。他整年奔波在铁路线上,俗称“跑车”。东北有一条中国最早修建的大

6、铁路,是根据《中俄密约》于1898年沙俄修建的。叫“中国东省铁路”,又称“中东路”。少年时代的我常常跟着父亲坐在晃晃荡荡的“守车”里饱览沿线风光。给我印象最深的或许不是莽莽苍苍的大兴安岭,也不是清浅的河流、静静的呼伦贝尔草原,而是:沿线每一个稍微大一点儿的车站,都有一个小小的花园,小小的花园里都有一座或大或小的墓碑,或者,干脆就是一排或几排仰面朝天的小墓碑。青石上面镶嵌着一块铜板,铜板上镌刻着一排排俄文,原来,那是二战接近结束时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对日作战时牺牲的战士的名单。......我感觉自己走

7、进了历史。我仿佛看见了刚刚散去的硝烟。一种神秘的氛围笼罩着我。我想象着那些红军将士,该像我们在战争片中看到的一样威武强大吧。我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俯下身去,仔细辩认着那些俄文字母——我刚好是学俄文的。我再一次感到惊讶了:这些战士大多都是1926年以后出生的,到1945年牺牲时,也就十七八岁!这都是些孩子啊!他们的生活刚刚开始。他们或者还没有亲吻过异姓的面颊,没有接受过女友的爱抚,就永远倒在了异国他乡,再也看不见祖国、看不见父母亲人……我感到悲从中来。我浮想联翩。他是谁?住在哪里?有怎样一个家庭?他的爸

8、爸妈妈还活着吗?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再也不能回来与他们相聚了吗?这一情境,长久地活在我的记忆中。他影响了我的战争观人生观乃至世界观。在我的一些文章中曾写到这些感受。比如:《活着,可要记着》2朗读《活着,可要记着》3你们一定也有过感动时分。想想看!给你们20分钟时间,之后,给我讲一个故事,或者仅仅是一个场面,一句话,一个眼神。4给我一个标题。5写下这个故事。四作业:写完这个故事。第二讲为什么写作(写作的意义)学时:6其中,讲授约占3,讨论与习作讲评约占3教学目的:这一讲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