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笔记(朱绍侯版本)

中国古代史笔记(朱绍侯版本)

ID:33500715

大小:620.00 KB

页数:133页

时间:2019-02-26

中国古代史笔记(朱绍侯版本)_第1页
中国古代史笔记(朱绍侯版本)_第2页
中国古代史笔记(朱绍侯版本)_第3页
中国古代史笔记(朱绍侯版本)_第4页
中国古代史笔记(朱绍侯版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笔记(朱绍侯版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史笔记(朱绍侯版本)第一章石器时代的文化与社会第一节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与文化 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至今发现的有三、四百处,分布于全国各地。大量的人类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中国古代居民人种的形成,华夏民族体质的演进、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众多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掘,为研究我国旧石器时代居民的社会生活、文化内涵、意识形态和社会组织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一、与人类起源有关的古猿类化石的发现 人类社会历史开始之前,我国大地上已经生存着作为人类远祖的几种古猿。目前我国已经发现了这些古猿的化石。这些古猿化石的发现,对于了解人类遥远的直系祖先或其旁支,研究他们演化发展的谱系

2、,探讨人类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1956~1957年,在云南开远县小龙潭第三纪褐煤层里,与三棱齿象、利齿猪等化石伴生,两次共发现古猿牙齿化石10颗。前一次发现的5颗牙齿,是属于同一个下颌的左、右前臼齿和臼齿;后一次发现的是下颌右侧的前臼齿和臼齿。地层年代测定为中新世晚期。 起初,这些古猿化石全部被划归为森林古猿类,定名为“森林古猿开远种。”20世纪60年代,学术界重新综合研究了50多种第三纪古猿,把腊玛古猿(腊玛古猿最早发现于巴基斯坦和印度交界的西瓦立克山区)从森林古猿中划分出来,明确地归入人的进化系统——人科,作为人科的早期成员。我国开远小龙潭1957年发现的古猿化石中的5颗牙齿化

3、石,被认为是属于腊玛古猿的,应归属为人科。禄丰腊玛古猿化石更为重要。1975~1980年,在云南禄丰县石灰坝的第三纪褐煤层里发掘出不少腊玛古猿的化石:一个破裂成数十块的头骨,头骨上连有部分上颌骨和牙齿;若干块颌骨,其中一块为保存着除中门齿以外的全部牙齿的下颌骨。除此之外,还发现上百颗单个牙齿。那块完整的下颌骨具有从猿到人转变过程的一些重要特征;它的形态比开远腊玛古猿更进步,更接近人类的早期类型。含禄丰古猿化石的地层年代,为早上新世晚期或中上新世早期,距今约800万年。关于南方古猿(南猿化石是1924年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附近发现而得名)化石,也开始有了初步线索。1970年在湖北建始县高坪龙骨洞

4、的早更新世晚期地层中,发现3颗下臼齿,研究者认为它与南方古猿纤细型较接近。此外,在湖北巴东县、广西南宁市所收集的一些下臼齿,可能也属于南方古猿。这些统称为南方古猿化石,地层年代为上新世到早更新世,距今约500万~100万年。南方古猿的早期类型极可能是从猿到人的过渡生物,纤细型中的进步类型可能属于或接近第一阶段的人类。目前研究者认为,人猿的共祖可能是一种渐新世的埃及古猿。这种古猿的一支通过森林古猿进化成为黑猩猩,大猩猩;另一支则可能通过腊玛古猿、纤细型南方古猿、猿人发展到现代人。我国发现的开远腊玛古猿化石和可能是类似南方古猿的牙齿化石,为寻求人类远祖进化的重要环节提供了线索。二、中国猿人与旧石

5、器早期的物质文化1、中国猿人的化石遗存大约在距今300多万年或100万年前后,人基本上形成了,通称为直立人,或者猿人。我国境内遍布猿人的遗迹,已发现许多猿人的化石,主要有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北京猿人等。(1)元谋猿人。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位于元谋盆地东侧山麓的小丘上,发现猿人的左、右上内侧门齿两颗,属同一青年男性个体,定名为“元谋直立人”,俗称“元谋人。”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早期类型直立人的代表。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元谋人的生活年代距今170万年左右。元谋人化石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化石,属早更新世人类。(2)蓝田猿人。1963年在陕西蓝田县陈家窝发现一个完好的猿人下颌骨化石;

6、1964年蓝田县公王岭又发现一个不很完整的猿人头骨化石。前者距今至少约65万年,后者至少约75万年。蓝田猿人的眉脊骨特别粗大,前额低平,嘴部突出,牙齿较大;其脑壳较圆,脑量较小,约为780毫升,比爪哇人(5个头骨平均脑量881毫升)和北京人(5个成年头骨平均脑量1088毫升)都小;头骨枕部宽阔而圆钝,外形轮廓呈楔形。这些形态特征说明他们的体质还有较多的原始性。古地磁测定,公王岭的化石层时代距今100万年左右。蓝田人是迄今已知亚洲北部最古老的直立人,属早更新世晚期或者中更新世早期。(3)北京猿人。北京猿人遗址发现得比较早、而且是较重要的旧石器早期遗址。北京猿人又称“北京人。”自1921年至19

7、66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经过大规模的发掘,得到大量的猿人骨骼化石,共有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包括单独的面骨)14块、下颌骨15块以及一定数量股骨、肱骨、牙齿等,大约代表40多个个体。北京猿人与蓝田猿人相比,脑壳较薄,脑量增大,其平均脑量为1059毫升,最大的约1225毫升;但与现代人脑量1400毫升相比,脑量较小。北京猿人前额稍高,眉脊骨稍小,嘴部也略微向后收缩,头骨枕部窄而长,外部轮廓呈椭圆形,仍带有较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