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检测与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检测与临床意义

ID:33516873

大小:55.3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6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检测与临床意义_第1页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检测与临床意义_第2页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检测与临床意义_第3页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检测与临床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检测与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检测与临床意义李雪菊(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人民医院215128)【摘要】目的研究低血清胆红素的检测和其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预后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88例编入研究组,并根据入院时即根据胆红素高低分为高低两组(每组44人)。选取同期健康人44例编入对照组,测定胆红素值。对急性心肌梗死88例患者在治疗15天后进行评分,并分析数据。结果对照组和低胆红素组胆红素三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o治疗15天后治疗前高胆红素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低胆红素组(P<0.05)o结论急性

2、脑梗死患者若血清胆红素有升高则对其预后有积极意义。【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检测胆红素【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183-02临床曾经一度认为高胆红素对人体有害。但是10年前有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与低胆红素血症有着负相关。故现研究血清胆红素含量对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1]。1一般资料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确由MRI、CT等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88例编入研究组,均经全国脑血管疾病研讨会⑵制定的诊断标准诊断,其中有血清总胆红素≤10mmo/L的44人分入低胆红素组

3、,总胆红素>;10mmol/L的归入高胆红素组。健康人44例编入对照组。研究组男23人,女21人。全组年龄为65-84岁,平均72岁。对照组44例中,男45人,女43人;年龄为62・80岁。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病史等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研究组高低胆红素组各资料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o己排除心脑肾等各器官有严重疾病障碍的患者。2方法2.1研究方法:常规测定研究组88例ACI患者治疗前以及对照组44例健康人的血清胆红素组合指标,并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88例ACI患者进行常规临床治疗。在疗

4、程15天后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胆红素组合测定,记录数据并行统计学分析。2.2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15.0程序计算得到实验数据结论。用t检验来判定对照组以及研究组的血清胆红素指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的结果比较。结果如下:低胆红素组总胆红素(6.01±1.24)^直接胆红素(2.20±0.33)>间接胆红素(4.06±1.51)均低于对照组的14.35±3.12>3.11±1.03ai.89±1.41,差异显著(P<0.05)。详细见表表1:各组

5、胆红素指标比较分组例数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对照组4414.35±3・123.11±1.0311.89±1.41低胆红素组446.01±1.242.20±0.334.06±1.51高胆红素组4415.01±1.323.23±1.3212.01±1.42对照组与低胆红素t值16.483.8030.05对照组与低胆红素组p值P<0.05P<0.05P<0.05由下表可知,治疗前后差值高胆红素组为15&

6、plusmn;3.31与低胆红素组4±2.66,P<0.05,差异显著。表2: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陷评价比较组别n治疗前评分治疗后PT治疗前后差高胆红素组4434±3.2319±4.1315±3.31低胆红素组4435±3.5631±2.894±2.66t值1.37(P>0.05)・17.18(P>0.05)3讨论临床曾经一度认为高胆红素对人体有害。但是10年前有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与低胆红素血症有着负相关⑶。近十年来有许

7、多关于胆红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报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⑷血清中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以及其被氧化造成的毒性物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伤害、斑块核心的不断稳定以及血管阻塞后组织的缺血缺氧导致的氧自由基的不断形成造成了互相影响的恶性循环,其中重要的反应就是各种氧化作用所导致的加重反应⑸。血液中的胆红素类物质是抗氧化物质。它将减轻组织氧自由基造成的各种的氧化破坏途径。高胆红素组患者由于反应性好故体内的胆红素有--过性的升高,治疗后约15天将下降到与初期低胆红素的患者一样的水平⑸。本研究中,低胆红素的三项胆红素指标均与对

8、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V0.05)。治疗15天后高胆红素患者比低胆红素组效果显著(PV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若血清胆红素有升高则对其预后有积极意义。参考文献⑴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