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圆筒弯扭组合内力素测定

薄壁圆筒弯扭组合内力素测定

ID:33518571

大小:29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6

薄壁圆筒弯扭组合内力素测定_第1页
薄壁圆筒弯扭组合内力素测定_第2页
薄壁圆筒弯扭组合内力素测定_第3页
薄壁圆筒弯扭组合内力素测定_第4页
薄壁圆筒弯扭组合内力素测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薄壁圆筒弯扭组合内力素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薄壁圆筒弯扭组合内力素测定图7-1一、实验目的1.测定薄壁园筒弯扭组合变形时指定截面上的弯矩、扭矩和剪力,并与理论值比较。2.学习布片原则、应变成份分析和各种组桥方法。二、设备和仪器(同§4)三、试样薄壁圆筒(见图7-1a)左端固定,籍固定在圆筒右端的水平杆加载。在截面I-I处粘贴有应变片m、n、a、b、c、d、e和f,在截面II-II处粘贴有应变片g和h,其中应变片m和n粘贴于圆筒最高点和最低点,其方位均沿圆柱面母线。其余各应变片粘贴的位置如图7-1a和图7-1b所示,它们的方位均与圆周线成45°或-45°角,展开图如图(7-1c)所示。圆筒用不锈钢1Cr18Ni9Ti

2、制造,材料弹性模量,泊松比,圆筒外径D=40mm,内径d=36.40mm。四、实验原理在进行内力素测定实验时,应变片布置采用如下原则:若欲测的内力引起单向应力状态,应变片沿应力方向粘贴;若欲测的内力引起平面应力状态,则应变片沿主应力方向粘贴。应变片粘贴的位置应选在测试截面上由欲测的内力所产生的最大应力处。1.弯矩测定ABCmn图7-2为测定弯矩,可使用应变片m和n。此处弯曲正应力最大,而弯曲切应力为零,因此它们只能感受到弯矩产生的应变,且(为最大弯曲正应变的绝对值),将它们组成如图11-2所示之半桥,据电桥的加减特性,则仪器读数为:根据就能计算出弯矩M。2.扭矩测定为测定

3、扭矩,有多种布片和组桥方案。现以一种方案为例来说明应变成份分析和组桥原理。应变成份分析。在应变片a处取单元体(因应变片a处在圆筒背面,故用虚线表示),其应力状态如图(7-3)所示,其上有弯曲正应力、扭转切应力和弯曲切应力,并可看作三部分的叠加。图7-3ABCDRaRcRtRt图7-4和均使应变片a产生拉应变,使应变片a产生压应变,于是可对应变片a感受到的应变作如下分解:(2a)(上标+、-分别表示是拉应变或压应变)对应变片C作类似分析,可得:(2b)由于a,c分处于圆筒直径的两端,距中性轴距离相同,故。扭矩测定。注意到(为扭转主应变的绝对值)。若如图11-4组桥(图中Rt

4、为温度补偿片),则说明仪器读数是扭转主应变的两倍。由就能计算出扭矩T。对应变片b、d作类似分析,可得同样结果。消除圆筒内、外圆不同心的影响。如果薄壁圆筒内、外圆不同心,用这样的布片和组桥方法还能消除偏心对扭矩测量值产生的误差。证明如下:图7-5设平均壁厚为t,内外圆存在偏心,则应变片处壁厚为t+,应变片C处壁厚为t-(见图7-5)设剪力流为f,则应变片a处扭转剪应力为:扭转主应变为:应变片C处扭转剪应力为:扭转主应变为:式中为泊松比。仪器读数:式中是高阶小量,可忽略。于是综上所述可得结论:在圆筒直径两端沿相同符号扭转主应变方向(均沿正的扭转主应变方向或均沿负的扭转主应变方

5、向)成对地粘贴应变片,并将它们作为电桥的对边,用温度补偿片作为电桥的另一对边时,仪器读数是扭转主应变的两倍,且能消除圆筒内、外圆不同心的影响。但应说明,上述方案并非最佳方案,最佳方案请同学们自己设计。3.弯曲剪力测定。为测定弯曲剪力Q,可选用应变片e和f,它们均处于弯曲变形中性层位置,该处弯曲正应力为零,而弯曲切应力达最大值,因此均只感受到扭矩和剪力产生的应变,即ABCef图7-6且,式中和分别是扭转主应变的绝对值和最大弯曲切应力产生的主应变的绝对值。将应变片e和f如图7-6组桥,则仪器读数这说明仪器读数是最大弯曲切应力产生的主应变的两倍,据就能计算出剪力Q。对h和g可作

6、同样分析。须说明,图7-6所示之电桥,亦不是测Q之最佳方案,最佳方案由同学自己设计。但应说明,上述方案还不是最佳方案,最佳方案请同学自己设计。五、实验步骤将事先拟定的接桥方案交老师检查,以确定其中是否有最佳方案。若无最佳方案,请求老师提示后继续思考,设计出最佳方案。三种内力分别测定。对每一种内力要以两种方案(其中至少有一种是最佳方案)测试。步骤如下:1.安装弯扭组合实验装置并固定。2.测量主应力时按单臂(多点)半桥公共温度补偿将有关应变片接入应变仪所选通道。或自行设计测量主应力的组桥方案,并按组桥方案将有关应变片接入应变仪所选通道。设置应变仪测应变通道参数:桥路、应变片灵

7、敏系数、应变片电阻值。未加载时平衡所选应变通道电桥。3.分级加载,记录各级载荷作用下的读数应变,卸去载荷。4.按设计的测量弯矩M、扭矩T和剪力FS的组桥方案,并按先后顺序将有关应变片分别接入应变仪所选通道,重复步骤1、3。数据列表记录。(参考表7-1)表7-1弯扭组合内力素测定数据列表测量对象方案一方案二电桥桥臂系数电桥桥臂系数六、试验结果处理取最佳方案的原始数据按表7-2初步处理,然后计算出、和,再计算相应的应力和内力,计算与理论内力值的相对误差。表7-2弯扭组合内力素测定数据处理列表D=40mmd=36.40mmLM=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