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中考语文考点专题训练——专题12: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试题]

2014届中考语文考点专题训练——专题12: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试题]

ID:33526151

大小:97.8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26

2014届中考语文考点专题训练——专题12: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试题]_第1页
2014届中考语文考点专题训练——专题12: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试题]_第2页
2014届中考语文考点专题训练——专题12: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试题]_第3页
2014届中考语文考点专题训练——专题12: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试题]_第4页
2014届中考语文考点专题训练——专题12: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届中考语文考点专题训练——专题12: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舟首尾长约八分冇奇()通(),义:()2、已后典籍皆为板木()通(),义:()3、便要还家()通(),义:()4、食之不能尽其材()通(),义:()()通(),义:()5、才美不外现()通(),义:()6、其真无马耶()通(),义:()7、四肢僵劲不能动()通(),义:()8、.荡胸牛曾云()通(),义:()9、卜者知其指意()通(),义:()10、矜、寡、孤、独、废疾者()通(),义:()(二)1、下列句屮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小大Z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

2、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D.岂有徜徉肆恣,而乂尝自休于此邪?2、下而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呼天抢地布衣Z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不辱使命》)B.走马观花夸父与日逐走(《夸父逐日》)C.口诛笔伐伐无道,诛眾秦,复立楚国之社稷(《陈涉世家》)D.举世无双傅说举于版筑Z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不是两个词的一项是()A.是亦不「”以已乎?(《鱼,我所欲也》)B.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c.屮间力拉崩倒Z声。(《口技》)D.今齐地方七百里。(《邹忌讽齐王纳谏》)4、下

3、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马无故亡入胡。(《塞翁失马》)B.欲得饮,饮于河、渭。(《夸父逐口》)C.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D.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5、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感激:因对方好意或帮助而对其产生好感。)B.此诚危急存亡Z秋也。(秋:季节。)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十分憎恨。)A.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6、下列句屮的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私:

4、偏爱。)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间:参与。)C.一箪食,一豆羹。(《鱼,我所欲也》)(豆:一种粮食作物。)D.是马也,虽冇千里Z能。(《马说》)(是:这。)7、下列句中黑体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怀怒未发,休複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休:吉祥。)B.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景:日光。)C.属予作文以记Z。(《岳阳楼记》)(作文:文章。)D.R欲与常马等不口J得。(《马说》)(等:等同。)8、下列各句屮加点的词语感情•色彩发牛变化的一项是()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桃花源记》)C.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捕蛇者说》)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9、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山市》)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壯家》)D.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三峡》)10、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的不同。①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②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③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④小大Z狱,虽不能察。(《曹刿论战》)()⑤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三)一词多义1、安

6、①安求其能千里也安②衣食所安,架敢加也,必以分人安③风雨不动安如山安2、毕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毕②吾与汝毕力平险毕3、比①英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比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4、诚①帝感其诚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③此诚危急存亡制秋也诚5、池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池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池6、曾①以君Z力,曾不能毁山Z—毛曾②曾益其所不能7、从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8道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②不足为外人道也③会天大雨,道不通④策之,不以其道⑤以诰讽善道,杳纳雅言9、达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不求闻达于诸侯10、当①当窗理云鬓,对镜

7、帖花黄②当是时,妇手拍儿声③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曾从从道道道道达达当当当当(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1)佣者笑而应口:“若为佣耕,何富贵也?”活用为—,解释为(2)以光先帝遗德活用为—,解释为。(3)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活用为—,解释为o(4)京中有善口技者活用为—,解释为o(5)粪土当年万户侯活用为—,解释为。(6)狼不敢前《狼》活用为—,解释为o(7)渔人甚界Z。活用为—,解释为o(8)稍稍宾客其父活用为_,解释为。9、父利其然也活用为—,解释为o(10)箕益运于渤海之尾活用为—,解释为o(五)文言句式1、说说

8、下列各句是不是判断句。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②珠可历历数也。③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