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试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毕业论文-试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ID:33528161

大小:8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2-26

毕业论文-试论陶渊明的田园诗_第1页
毕业论文-试论陶渊明的田园诗_第2页
毕业论文-试论陶渊明的田园诗_第3页
毕业论文-试论陶渊明的田园诗_第4页
毕业论文-试论陶渊明的田园诗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试论陶渊明的田园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陶渊明的田园诗[摘要]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这一古典诗歌题材。他的创作,与其所处时代、家事背景,以及个人的生活思想密不可分。陶渊明在其独特的以自然为核心的思想引导下,运用质朴的诗歌语言,描绘躬耕自资的劳苦与欣悦,冲淡自然的表现田园生活的淳真与美好,既抒发个人的志趣(《归园田居》),有寄托社会的理想(《桃花源记并诗》)。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意象的塑造和意境的高远,对后世诗人产生巨大影响。[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新自然说意象意境18目录前言…………………………………………………………………………………3一、陶渊明的生平思想介绍4(一)、穷途多厄4(二)

2、、内道外儒的思想5二、陶渊明的诗情与诗境7(一)平心静气7(二)有我之境7三、田园诗的形式与技巧9(一)融合性结构9(二)描写技巧传神会意9(三)描写景色清新自然10(四)语言清水芙蓉11结束语………………………………………………………………………………14致谢…………………………………………………………………………………15参考文献1618前言陶渊明出身于官宦家庭,陶渊明出生时,他的家庭己衰落,加上他12岁丧父,以至一生下来就过着贫穷的生活,日常生活中也雇不起仆人,生计也成了问题,不仅如此,陶渊明在仕途上不得志,生活中也很不顺心,陶几次徘徊于仕隐之间。“闲静

3、少言,不慕荣利”的陶渊明,为了谋得生存的物质,不得不放下他高贵的自尊,先后出为州祭酒、镇军参军,以后又担任过建威参军、彭泽令。义熙元年八月辞去彭泽令后,他一直隐居农村,因而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农村与农民为伍。逐渐接近社会底层,这使他对农村有更多的了解,对农民有更多的同情。贫困的生活又迫使他不得不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并且也改变了他对劳动的看法。隐居农村,陶渊明交往的大多是他的邻曲,而非达官贵人。长时间的潜移默化,陶渊明的思想和行为,也就少了一些士大夫的文雅与风流,从而多了一份田园的质朴与清新。志不得伸,又促使他接受了道家回归自然、向往自由的思想,把田园当作理

4、想王国,把自我融入田园。田园成了他的生活氛围和审美对象。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思想。他受家庭传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儒家的入世思想。陶渊明的家世衰微和人生多厄,再加上志性自然的个人气质,促使他亲近道家思想,表现出内道外儒、先儒后道的人格类型。陶渊明内道外儒的人格类型,促使他最后平心静心地接受了田园和田园生活,并且带有几分淡泊与悠然地把它作为自己的生活氛围。不仅如此,他还把田园风光作为官场和社会的对立物而热情讴歌。他把自我融入田园中,田园成了诗歌的终极本体。陶渊明在自我的对象化中完成了对田园的描绘,他的灵魂与田园密不可分,达到了

5、天人合一的境界。人生经历和情感结构,深深地影响了他诗歌的形式表现。陶渊明把自己融于田园中,把他的理想情感都投注在描写之中,因而所有的田园和田园生活都带上了作者浓重的主观情感,二者水乳交融,不可分离,从而抒情说理与记叙描写浑然一体,其诗歌结构是融合浑成的。本文试图从陶的人生经历和生存状况,揭示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而又浑融一体的特色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8一、陶渊明的生平思想介绍(一)、穷途多厄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认为名潜,字渊明1。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其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父亲陶逸也做过太守一类的官2。陶渊明的享年历

6、来众说不一,今人逯钦立先生多方考证,认为六十三岁的说法是可靠的,本人认同逯说3。陶氏一族因陶侃军功显著而跻身官宦之家,但并不是门阀世族。温峤甚至骂侃为溪狗,而且到陶渊明时,家庭已经衰落,加上他12岁丧父4以至“少而贫苦,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5,贫困与陶渊明一同降临到这个世界上。东晋孝武帝十六年辛卯,诗人二十岁时,结发妻子去世,生活刚刚开始,就给了他一个沉重打击。陶渊明生性喜爱自然,在自况的《五柳先生传》中说道:“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正由于这种性格,“初辞州府三命”,又正因为这种境况,我们的诗人不得不放下他高贵的自尊,为养

7、家糊口,趋俗同流,因而于东晋孝武帝十八年癸巳,出为州祭酒6,但又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可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时时逼迫着诗人,对于一个“郗谷冬陈,瓶无储粟”的破落家庭,失去了生存的依靠,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权利。尽管陶渊明并非出自豪奢之家,但诗人又缺少一种普通劳动人民的生存手段和技能,因而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扭曲自己踏上仕途。晋安帝隆安二年,出仕为镇军参军7,晋安帝五年,陶渊明从军幕乞假归家,本年冬,丧母。晋元兴三年起服为建威参军,任此职前,曾来往于江陵、柴桑两地。晋义熙元年八月补为彭泽令,但又“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

8、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曰“解印绶去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