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省考行测申论备考指导

2015年省考行测申论备考指导

ID:33534315

大小:51.7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26

上传者:U-8777
2015年省考行测申论备考指导_第1页
2015年省考行测申论备考指导_第2页
2015年省考行测申论备考指导_第3页
2015年省考行测申论备考指导_第4页
2015年省考行测申论备考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省考行测申论备考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www.huatu.com一、【收藏版】2015年省考行测指导:中国名著一览1.四书指四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大学》《中庸》《孟子》。2.五经五部儒家经典著作:《诗》《书》《礼》《易》《春秋》。《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有15国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桧风》《曹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豳风》,共160篇;《雅》有《大雅》《小雅》,共105篇;《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诗经》共收诗305首。3.《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以诗歌的形式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习俗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4.《论语》儒家经典之一。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主要言论)的著作,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5.《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史事。《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6.《孟子》记载孟子的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主张以及他的政事活动、个人修养,是研究孟子思想的重要资料。《孟子》中的文章富于论辩性。7.《庄子》道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优秀的先秦散文集。内篇为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其文往往用寓言表达深刻的思想。8.《荀子》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著作,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汉刘向编定。书中贯穿了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表述了荀子在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伦理、文艺等方面的主张。9.《韩非子》又称《韩子》,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的著作。书中阐述了韩非以法治国的政治理想。文章阐明观点时尖锐深刻,语言犀利,风格严峻,具有法家文章的特点。10.《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作。原书失传,今存《列子》大约为魏晋人杂采先秦两汉有关典籍附会拼凑而成,大多反映了魏晋时的思想。寓言和神话传说很有文学价值。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都是有名的寓言故事。11.《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由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全书共26卷。12.《山海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内容主要有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如“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著名寓言故事,是后世作家珍视的材料。13.《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编。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战国策》在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的影响。  14.《玉台新咏》总集名,南朝陈徐陵编,共10卷,书成于梁代,是《诗经》《楚辞》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招警|军转干|党政公选|法检系统|路转税|社会工作师 www.huatu.com之后一部很有影响的古诗总集。代表性的篇目有《孔雀东南飞》(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等。  15.《乐府诗集》总集名,宋郭茂倩编。辑录了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包括民间歌谣与文人作品以及乐曲原辞与后人仿作。乐府原是当时官府设立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的歌辞。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16.《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353句,全为五言,计1700余字。全诗通过描写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罪恶。  17.《木兰诗》著名的北朝民歌,全诗308字。写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身经百战,历时十载,胜利归来的故事。与《孔雀东南飞》合称我国诗歌的“双璧”。后人以其事演绎成多种戏曲。  18.“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总称。  19.《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西汉司马迁撰。记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3000多年的历史。包括5个部分: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130篇。本纪主要写帝王兴衰,世家写诸侯国,表记载时事大事,书记载制度,列传写人物。这五种体例互相配合,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20.二十四史清乾隆时,《明史》定稿,又增《旧唐书》《旧五代史》,合称二十四史。解放后对二十四史加以整理、标点,为研究者提供了很大方便。二十四史卷数与修撰者姓名如下表:  21.《梦溪笔谈》属于笔记类,宋代沈括撰。全书26卷,《补笔谈》3卷。书因写于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梦溪而得名。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学、工程技术、史事、音乐、美术等诸多领域,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所做的贡献,如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等。该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22.“三言”指冯梦龙编撰的话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23.“二拍”指明末凌蒙初编撰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24.《三国演义》长篇小说,作者罗贯中。该书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是根据有关历史著作、杂记、遗闻佚事小说讲史等丰富资料创作而成的。所叙起自东汉末年灵帝中永元年(184),止于晋帝太康元年(280)吴国灭亡。描写了封建集团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过程中内部的矛盾和斗争,相当程度地再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  25.《水浒传》长篇小说,明施耐庵作。描写了北宋末年发生的宋江等领导的农民起义给统治者的沉重打击,歌颂了梁山英雄反对地主恶霸及封建官府压迫的斗争。其中也写了英雄队伍受损招安的过程,这些消极之处表现了作者世界观的复杂和矛盾。作品塑造了李逵、武松、鲁智深、林冲等一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  26.《西游记》长篇小说,明吴承恩作。叙写了唐朝初年名僧玄奘不畏艰苦险阻,克服重重困难西行取经的故事。唐僧取经的故事长期在世间流传,吴承恩在此基础上创作整理,并融入作者对明代中叶现实的感受,曲折地反映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27.《红楼梦》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全书120回,前80回为清曹雪芹作,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作品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衰败过程的描写,广泛而深入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本质,从而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28.《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吴敬梓作。作品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再现了封建社会末期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招警|军转干|党政公选|法检系统|路转税|社会工作师 www.huatu.com各类知识分子的生活及精神面貌,抨击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礼教的虚伪,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小说语言清新,富于表现力,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典型的情节表现人物性格,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成就。  39.《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清蒲松龄作。作品以花妖狐魅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的****与黑暗,歌颂了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精神,抨击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歌颂青年男女对爱情自由的渴望与追求,广泛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30.《女神》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收有作者1918年至1921年的主要诗作,共54篇。  31.《呐喊》收有鲁迅1918至1922年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子和猫》《鸭的喜剧》《社戏》等。  32.《彷徨》收有鲁迅1924年短篇小说:《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等。  33.“农村三部曲”茅盾三个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的总称。  34.“激流三部曲”巴金三部小说《家》《春》《秋》的总称。  35.“爱情三部曲”巴金三部小说《雾》《雨》《电》的总称。二、2015年省考申论备考:复习方法与时间分配公务员考试中不同科目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不同,备考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考生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备考时间。就申论而言,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地了解申论的命题规律和特点,熟练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并形成自己的解题技巧和思路,需要把申论复习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明确每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并采取相应的复习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逐步消化、吸收申论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阅读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有显著的提高。那么如何来分配申论复习各阶段的备考时间?每一阶段的学习方法是什么?1、初学阶段目标:正确认识申论学习的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申论知识。时间:15小时。学习任务:刚开始接触申论,有必要将考试大纲阅读一遍;重点了解历年考试大纲的变化以及申论测试的环节;其次还需要了解申论测试的试卷结构和注意事项,以及评分标准。学习方式与巩固:制订初步的学习计划,同时将申论测试的注意事项以及历年大纲的变化情况制成对照表,并牢记申论测试的评分标准。2、应用总结阶段目标:在充分了解历年真题的基础上,掌握各个题型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方法。时间:40小时。学习任务:至少做完近五年省考考试试题,并依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学习方式与巩固:每做完一套题,对照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认真总结得分和失分原因,同时总结不同题型的特点、命题规律以及自己的解题方法。3、熟练提高阶段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招警|军转干|党政公选|法检系统|路转税|社会工作师 www.huatu.com目标:强化训练,保持状态,提高做题的速度。时间:60小时。学习任务:学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给定材料的主题,依据题目要求形成基本答题思路,在模拟练习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方式与巩固:开始限时做题,发现自己的强项类型和弱项类型,并找出其原因。4、查缺补漏阶段目标: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学习任务:在明确自己弱项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时间:40小时。学习方式与巩固:在考前每天坚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一套题,对自己的弱项加以完善。目标:不仅能够迅速读完材料,掌握材料大意,同时能够快速形成解题思路。时间没有限制。一般考生达到查缺补漏阶段就足够了。5、高手阶段目标:不仅能够迅速读完材料,掌握材料大意,同时能够快速形成解题思路。时间没有限制。一般考生达到查缺补漏阶段就足够了。三、2015省公务员行测备考指导:资料分析承接叙述解析在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部分中有一类必考小题型,以“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着重讲述的是”这两种常规提问方式出现,故得名承接叙述,重点考查考生对于材料行文脉络的把握。虽然考查题量不大,通常为一道题目,但是考生普遍认为比较难把握,下面介绍几种承接叙述题目的解题技巧,为广大考生指明方向。  (一)、关注材料,尾句顺承。  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重点关注尾句,尾句即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重点为启下,因此,通过尾句判断后文顺承的内容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承接叙述题目中的尾句常见内容形式有以下几种:  1、尾句提出一个概念:通常顺承内容为介绍此概念是什么,接下来为此概念的功能和作用,接下来是概念的问题,最后是如何去解决。  例题:传统的直接连接存储方式完全以服务器为中心,通过线缆直接连接到计算机处理器,并寄生在服务器或客户端上。随着应用系统的扩大和数据量的增长,随着用户对数据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存储方式由传统直连式存储走向分离式存储,  由此可推知下文将要论述的是:  A.“分离式存储”的弊端  B.“直连式存储”的弊端  C.“直连式存储”将满足用户的需求  D.“分离式存储”的含义和形式  答案D.  解析:材料最后提出分离式存储这一概念,直接顺承为含义和形式,而其它选项间的逻辑脉络为D-C-B,而A选项分离式存储前文提到,所以排除。  2、尾句提出一个现象:尾句顺承的内容为现象产生的原因,接下来为现象产生的影响,最后怎样解决此现象。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招警|军转干|党政公选|法检系统|路转税|社会工作师 www.huatu.com  例题:“点击此处设为首页”,这句提示在2000年的时候遍布各个网站。不论中文网站还是英文网站,都会习惯性地在右上角添加上这么一条,生怕电脑白丁们不知道如何设置首页,可2005年之后,这种“善意”的提示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了,就如同一份报纸省略掉了自己的征订热线一样,大网站们不再过分热情地推荐首页设置。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谈论的是:  A.网页形式变迁的原因  B.首页设置的提醒并非善意  C.如何避免网络陷阱  D.网络行为更具跟风的特点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提出的现象为不再出现网页设置提醒,直接顺承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3、尾句提出一个问题:尾句顺承的内容为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例题:有学者曾经把思维定势比作一份“地图”。我们都知道,地图不代表地域,只是对地域的某些方面进行说明。思维定势就是这样,它是关于某种事物的理论、诠释或模型,由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经验及选择打造而成,影响到我们的态度和行为。符合世界本来面目的“地图”,有利于我们迅速地处理日常事务,解决一般性问题。但是,我们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或需要开拓创新时,思维定势绘制的“地图”不仅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会变成“思维的枷锁”,阻碍我们拓展新思路。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说的是:  A.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具体表现  B.个人经验积累有助于打破思维定势  C.人在思考过程中是如何形成思维定势的  D.面对新情况时如何突破思维定势  答案A.  解析:迷惑选项为D,尾句提出一个问题即新形势下思维定势已经成为思维枷锁,阻碍思维进步,尾句顺承思路为分析问题,也就是阻碍作用的具体表现,最后才是如何去解决和突破。  (二)、关注选项,排除干扰。  主要指从选项入手,分析选项与材料的关系,通过把握、分析行文脉络来锁定答案,通常干扰选项主要有几种类型,包括前文信息选项、本段信息选项、无关信息选项,将这些信息排除,即为正确答案。  例题:现在人们日益关注“绿色增长”的概念。“绿色增长”的概念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等概念相比,它们的核心是一致的,倡导的都是一种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差别只是视角和重点不同。低碳经济强调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循环经济强调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生态经济强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绿色增长则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绿色产业增长为标志,达到低耗能、低排碳和低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绿色增长的未来前景  B.绿色环保的未来前景  C.绿色增长的发展现状  D.绿色增长的优缺点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招警|军转干|党政公选|法检系统|路转税|社会工作师 www.huatu.com  E.绿色增长的概念起源  答案C.解析:尾句提到了绿色增长的优点,选项A为C内容的承接,B为无关选项,选项为D本段信息,E为前文选项,故答案为C.四、2015省公务员行测备考辅导:巧解数量三大数列在近些年省公务员考试中,出现形式主要体现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数列、积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这六大数列形式中,在此,现针对上述六大数字推理中的前三项的基本形式,根据具体的例题一一为考生做详细解析。  第一: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分为基本等差数列,二级等差数列,二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1.基本等差数列例题:12,17,22,,27,32,()  解析: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5,括号内应填27。  2.二级等差数列:后一项减前一项所得的新的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例题】-2,1,7,16,(),43  A.25B.28C.31D.35  3.二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后一项减前一项所得的新的数列是一个基本数列,这个数列可能是自然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有关。  【例题】15.11223345()71  A.53B.55C.57D.59  『解析』二级等差数列变式。后一项减前一项得到11,11,12,12,14,所以答案为45+12=57。  第二:等比数列分为基本等比数列,二级等比数列,二级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1.基本等比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为固定的值叫做等比数列。  【例题】3,9,(),81,243  解析:此题较为简单,括号内应填27。  2.二级等比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所得的新的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  【例题】1,2,8,(),1024  解析: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得到2,4,8,16,所以括号内应填64。  3.二级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二级等比数列变式概要:后一项与前一项所得的比形成的新的数列可能是自然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  【例题】6153577()  A.106B.117C.136D.163  『解析』典型的等比数列变式。6×2+3=15,15×2+5=35,35×2+7=77,接下来应为64×2+9=163。  第三:和数列  和数列分为典型和数列,典型和数列变式。  1.典型和数列:前两项的加和得到第三项。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招警|军转干|党政公选|法检系统|路转税|社会工作师 www.huatu.com  【例题】1,1,2,3,5,8,()  解析:最典型的和数列,括号内应填13。2.典型和数列变式:前两项的加和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三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或者每两项加和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五、2015年省公务员申论辅导:归纳概括题的要点如何加工申论答案的要点均在材料中,考生在找出要点后如何对其进行加工,这就涉及到每个题型的答题逻辑。本篇文章主要和考生分享回答归纳概括题如何对要点进行加工。  归纳概括题型的作答要求是全面准确,在满足全面准确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逻辑将要点条理清晰的表达出来。那么,应该用什么样的逻辑呢?答案就在“归纳概括”这四个字中。  下面以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一题的答案为例,为各位考生分析如何作答。  找全要点: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艺术品市场诚信缺失、权威鉴定造假;医生不讲医德,开单提成收受回扣,多开贵重药品以牟利;教师缺少师德,借补课、家访等事务收取好处费;领导干部忽略自身道德建设,隐瞒事故真相、搪塞群众、虚报功绩、利用损害民众的政绩工程换升迁;人与人之间互相不信任;部分媒体和网络充当了造谣者的“帮凶”,缺德炒作,损害社会诚信。要点齐全且条理清晰:如果题目要求用300字来概括一段文字,考生最好先用一句话来概括后面的文字,以让考官判卷时一目了然,同时做到条理清晰。以此题为例: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主要表现有:1、商业领域个别商家不讲良心,缺乏自律、他律不足,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艺术品市场诚信缺失,权威鉴定造假;2、医疗领域医生不讲医德,开单提成收受回扣,多开贵重药品以牟利;3、教育领域部分教师缺少师德,借补课、家访等事务收取好处费;4、领导干部忽略自身道德建设,隐瞒事故真相、搪塞群众、虚报功绩、利用损害民众的政绩工程换升迁;5、“陌生人社会”中的互不信任使社会成本增加;6、部分媒体和网络充当了造谣者的“帮凶”,缺德炒作,损害社会诚信。这样整理后,考官就不仅看得清楚准确,更会看得“爽”,而考生也基本回答了所有的分值点,不会再被扣分。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招警|军转干|党政公选|法检系统|路转税|社会工作师 www.huatu.com六、2015年省公务员行测辅导:数量快速解题的笨方法“笨”法一:万能排除  如果要问在行测五大模块中,哪一种方法是最通用的,毫无疑问:排除。排除法最适用于对答案不确定或者计算量较大的题目中,同时可配合其他秒杀技使用,速度更快。  例题:(2013·国家)某汽车厂商生产甲、乙、丙三种车型,其中乙型产量的3倍与丙型产量的6倍之和等于甲型产量的4倍,甲型产量与乙型的2倍之和等于丙型产量的7倍。则甲、乙、丙三型产量之比为:  A.5:4:3B.4:3:2C.4:2:1D.3:2:1  【答案】D  【思路点拨】对于全比例问题,优先考虑采用代入排除法解决。  【解析一】由4×3+6×3=30≠4×5=20,排除A选项;由3×3+2×6=21≠4×4=16,排除B选项;由2×3+6×1=18≠4×4=16,排除C选项;由2×3+6×1=12=3×4,3+2×2=7=7×1,故D正确。  【解析二】可设甲的产量为x,乙的产量为y,丙的产量为z。则可得如下关系式:  3y+6z=4x,x+2y=7z,两式相加可得3x+z=5y,将选项代入,只有D符合。  “笨”法二:代入  代入法,在判断推理和数量关系中运用得最为普遍,通过代入选项的方式进行逐一验证,这种方式看似“笨”,实则是大智若愚。对于难度较高的推理题和数学题,通过常规方法去解题,本身就不擅长这方面的考生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反不如就直接代入验证,一则节约时间,二则不容易出错。  例题:(2013·国家)某市园林部门计划对市区内30处绿化带进行补栽,每处绿化带补栽方案可从甲、乙两种方案中任选其中一方案进行。甲方案补栽阔叶树80棵,针叶树40株;乙方案补栽阔叶树50株、针叶树90株。现有阔叶树苗2070株、针叶树苗1800株,为最大限度利用这批树苗,甲、乙两种方案要应各选:  A.甲方案18个、乙方案12个B.甲方案17个、乙方案13个  C.甲方案20个、乙方案10个D.甲方案19个、乙方案11个  【答案】A  【思路点拨】由于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所以剩余的树苗应该尽可能的少。由于是选择最优方案,采用代入排除法。  【解析】A选项,阔叶树苗用了80×18+50×12=1440+600=2040,剩余30;针叶树苗用了40×18+90×12=720+1080=1800,恰好用完,共剩余30;B选项,由于A选项方案的针叶树恰好用完,若采用此方案,针叶树必然不够,排除;C选项,阔叶树苗用了20×80+10×50=1600+500=2100,超过2070,也排除;D选项,对比A选项多用了一个甲方案少用了一个乙方案,总量减少了20,排除。  【名师点睛】采用代入排除法解题时,应优先选择居中的选项进行代入,以简化计算。  “笨”法三:画图  画图法对于判断推理中的集合问题特别有效。如果是在这一部分思考较快的考生,可能会对此不屑,但是对于绝大部分考生而言,画图是解决复杂的包含、交叉关系的最好方法。  例题:(2010·浙江)所有甲都属于乙,有些甲属于丙,所有乙都属于丁,没有戊属于丁,有些戊属于丙。以下哪一项不能从上述论述中推出?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招警|军转干|党政公选|法检系统|路转税|社会工作师 www.huatu.com  A.有些丙属于丁B.没有戊属于乙  C.有些甲属于戊D.所有甲都属于丁  【答案】C  【解析】  由所有的的甲都属于乙,可以推出甲真包含于乙;由有些甲属于丙,有些戊属于丙可以推出甲与丙、戊与丙是交叉关系;由所有乙都属于丁,可以推出乙真包含于丁;由没有戊属于丁,可以推出戊和丁是全异关系。通过以上条件可以推出甲真包含于乙,乙真包含于丁,甲、乙、丁与丙是交叉关系,戊与甲、乙、丁是全异关系。这样就可以推出有些丙是属于丁的,没有戊是属于乙的,所有甲都属于丁。因此,只有C项“有些甲属于戊”推不出来,故选择C。  “笨”法四:列表  列表法适合判断推理中的排序问题,通过排列组合,可以明晰地一个个排列出来。  例题:(2012·国家)张老师将文房四宝装在一个有四层抽屉的柜子里,让学生猜笔、墨、纸、砚分别在哪一层。按照笔、墨、纸、砚的顺序,小李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一、二、三、四层,小王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二层,小赵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四、第三、第一和第二层,而小杨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四、第二、第三和第一层。张老师说,小赵一个都没有猜对,小李和小王各猜对了一个,而小杨猜对了两个。  由此可以推测:  A、第一层抽屉里装的是墨B、第二层抽屉里装的是纸  C、第三层抽屉里装的不是笔D、第四层抽屉里装的不是砚  【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道小赵说的都是错的,于是第三盒一定不是墨,第四盒一定不是笔,又知道小杨对了两个,所以,对的一定在第二盒是墨、第三盒是纸、第一盒是砚之间,又知道小李猜对一个,而小李猜的墨和纸和小杨是一样的,所以,这两个中只能有一个是对的,所以第一盒是砚一定是对的,而第一盒不能是笔,第二盒不能是砚,所以,第四盒是纸,于是第二盒是墨,所以第三盒是笔。所以选D。七、2015年省公务员行测辅导:常识判断备考秘要战略战术:宏观认知  常识判断题目从整体上看稳定性很强。通过分析历年的国考大纲,我们不难发现,常识判断题目的表述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其考察的基本核心却是一直围绕基本的知识的运用能力展开的。因此可以推测近年行测中,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仍然是常识判断的主要目的,此外还有对基本能力、基本素质的测查,这三个基本点,是国考中常识判断部分的三个基调。此外,常识判断将更侧重对于考生综合管理素质的测查。  重难点:实质内容把握  常识判断在国考的整体趋势上,同往年的质点是一样的,考核的内容同样是基本层面上的知识。例如,我们经常会提到把常识知识具体化、生活化、形象化。然而,对于这些内容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招警|军转干|党政公选|法检系统|路转税|社会工作师 www.huatu.com的掌握,常识判断在实质上其实是要求考生们在备考时不要死记硬背知识点。相反,而是要善于将各部分的考点提升到一个高度上,即捕捉生活中的常识知识,并将其作为考察的一个量化点,同时还要联系相关方面进行发散性思考。量的积累会促成质的飞跃。所以,我们建议考生,应当将常识判断模块的基础知识复习作为常识习惯的积累来做,联系社会和生活现实,综合性的进行思考。比如世博会,要想到常识判断中的社会文化考点、科技考点;看到钓鱼岛,要联系到常识判断中有关国家政治和历史等考点。因此,可以讲,对常识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加强自身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过程,考生在平时必须多注意积累和凝练,做到知识面广、思维缜密、逻辑清晰。  主要事项:个性化复习  从知识的偏重性来说,常识判断部分的导向性非常清晰,即加强考生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因此,无论政治、经济、自然、文化,都是需要通过一个折射点来展开复习面,而这个折射点就是常识积累程度。考生并不需要去死记硬背世界最长的河流有多长、某省最高的山脉有多高,只需在复习时针对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备考。比如,如果你的历史知识渊博,又酷爱旅游,那么就不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上,互补性的进行备考。同时,专业可放后看,给自己更多的时间放在专业以外其他的主要内容上,最后可进行交叉复习巩固,提高效率。建议考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进行调整,针对自身的总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备考计划。总之,常识判断备考重在平时。因此,建议大家在个性化复习上把握好国情社情的备考,多了解一些国家大事和重大举措,例如两会、政府工作报道、国家主权、法律层面等,平时多留意、多观察、多思考。八、2015省公务员阅读材料如何全面准确快速把握对于申论的学习,许多考生不重视阅读理解能力,认为写才是关键。殊不知,阅读理解能力才是申论的根本。因为申论题目的答案都来源于材料,是否能够读懂材料,对于申论考试来说至关重要。下面提供几个阅读材料的小技巧,供大家参考。  1、掌握关键词、关键句和关联词  关键词主要是指高频词和高档词两种。高频词是指在材料中出现的次数比较多的词语,在某种层面上具有一定客观性的提示作用和指导作用,让考生读起来更容易抓到文章的关键之所在,或者通过连续不断的重复刺激考生对围绕这一关键词的问题有一个逐层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最终透视材料的本质。  关键句包含起始句、过渡句、总结句,或者总起句段、过渡段、总结段。往往这些句子或者段落都能够起到一个总领、过渡和总结的作用,方便我们对文章逻辑结构的梳理,便于我们在诸多的材料中找到小题目中需要的采分点或者文章写作中的论点和分论点。  2、掌握跳读、快读、精读法  申论材料分为三种类型:数据型材料、案例型材料和观点型材料。针对不同的材料类型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分别是:跳读法、快读法和精读法。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招警|军转干|党政公选|法检系统|路转税|社会工作师 www.huatu.com  跳读法非常简单,即跳过材料中的数字部分,寻找文字的密集处,可能在段首句、段尾句,也有可能在段中。  快读法,即找到案例中的主体、处境、做法、结果这四要素,然后推论出一个观点或者解决某一问题的经验教训。  精读法,即找到发表某一观点的主体、发表观点的对象、发表的观点是什么及为什么发表该观点的理由等,最后分析出一个具有指导性作用的结论。此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归根结底是阅读材料时要对观点型材料敏感起来,因为往往领导人的话或者专家学者的话可以起到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作用。  以上的方法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材料进行练习,才能达到学以致用,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九、2015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积累社会热点热点知识在申论考试中对于分数的高低一直占着举足轻重位置,诸多的考生都会在备考中积极准备热点,并学习政府最新的理论和政策。但是,各位考生,你们真的会积累社会热点吗?在多次和考生沟通了解发现,绝大部分的考生其实对是会积极准备和学习热点知识和理论政策,但是,却发现学习的效率非常低,即使有些积累也并不知道在申论考试中如何去运用。下面广东华图就跟大家分享积累社会热点和学习政策理论的方法。  第一步:化片段阅读为联想积累。  在积累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是盲目的。当看新闻热点的时候,多数考试只是粗略一看,并不知道在这些新闻中找寻一些什么样的信息。在这里,要求考生,当看到一个社会热点的时候,希望学生能够去找到至少3个以上的具体案例。3个以上的具体案例,共同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问题。这样的方法其实是锻炼考生,在申论考试中,看到类似材料,能够举一反三的作用。为考生能通过案例型材料,迅速抓住材料主题的一个有效训练。  第二步:根据找出的社会问题,去搜索出国家相关政策。  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我国政府几乎都会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来解决。因此,各位考生在寻找到具体的问题后,要试着去搜索相关政策。如:针对工作作风问题,我国在2012年通过了“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这样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加理解我国的政策规定。在作答过程中,有了明确且正确的立场,特别是写作中,能够论述的更加深刻。  第三步:根据相关政策,结合我国的指导理论进行深入分析。  在社会问题出现之后,我国会第一时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那么考生需要知道,这样的一项政策规定,究竟是和科学发展观是什么样的联系。需要考生通过思考来了解他们之间最深层次的关系。这样的过程,可以让考生真正的把理论和社会热点以及申论考生紧紧联系起来。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招警|军转干|党政公选|法检系统|路转税|社会工作师 www.huatu.com十、2015年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观点类答题策略在国家公务员面试中,综合分析是很重要的一类题型,其中观点类题型也很常见,下面就观点类题型作答思路给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观点类题的主要来源包括名言警句、讲话等,但考生作答时要注意的是要根据题目观点的不同性质确定答题的态度;如警示名言就应侧重分析该话的现实指导意义;如讲话类要侧重谈意义,对于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明星人物或名人等的讲话需客观全面分析加以看待。  一、观点题分类  1、单观点;2、双观点;3、多观点;  二、答题思路:就话论话、就话论理、就话论人  1、单观点答题思路  表述的是单一的论点,或者表述虽然复杂,但是核心论点为具有内部逻辑统一性的题目;  一般要对观点进行解释、明论点,并表态,而后分层论证,最后结合自身情况陈述。  例题:有人说能力是多方面的,但先要自我反省。你如何看?  就话论话——解释表态  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要正确认识所具备的能力,认识的方式主要通过自省来完成。有一定道理(表态),能力有显性和隐形之分,但是否对我们工作、学习有用,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就话论理——分析论证  只有在了解自己能力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我们的能力;同时,必须把聪明才智运用到工作中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就话论人——结合自身论己  作为一名公务员,要多方面严格的要求自己,既要不断努力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又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学会自我反省,力争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公务员。  2、双观点答题思路  题目中出现两个观点或两种含义不同的论点,两者之间可能具有矛盾性,或者是从不同的角度谈论;其答题思路也是在围绕就话论话、就话论理、就话论己展开,需要注意的是要辩证表态。  例题:有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人说:匹夫兴亡天下有责,你怎么看?  就话论话——分别解释、辩证破题  作为公民对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负有一定的责任,同时,个人的发展与成败又与国家的兴衰有紧密的联系;虽然从表面来看,这两句话是矛盾的、对立的,但按照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两者又是辩证的、统一的;换言之,个人与国家社会的辩证关系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就话论理——分析论证  国家与民族的繁荣昌盛与我们个人是息息相关的,国际的发展、繁荣昌盛是需要我们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当然,个人的发展也需要国家和社会大家庭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国家的繁荣昌盛能使我们个人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样是我们通往成功的梯子和大舞台。  就话论人——联系与结合自身  自己喜欢所报考岗位,热爱岗位工作,希望将聪明才智、所见所闻得以为社会及所从事的职业贡献力量;同时,自己很需要通过集体组织、社会大家庭这个平台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招警|军转干|党政公选|法检系统|路转税|社会工作师 www.huatu.com创造价值。  3、多观点题的答题思路:就话论话——判断表态——分层论证——总结升华。  总之,综合分析是国家公务员面试的重中之重,希望考生能熟悉题型,从考查的能力方面积极准备,在考场上联系自身并结合所报岗位能沉着应对。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招警|军转干|党政公选|法检系统|路转税|社会工作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