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水人日志转摘让更多华水人知晓

华水人日志转摘让更多华水人知晓

ID:33563651

大小:7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2-27

华水人日志转摘让更多华水人知晓_第1页
华水人日志转摘让更多华水人知晓_第2页
华水人日志转摘让更多华水人知晓_第3页
华水人日志转摘让更多华水人知晓_第4页
华水人日志转摘让更多华水人知晓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水人日志转摘让更多华水人知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华水人日志转摘让更多华水人知晓历经磨难的华水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是一所非常坚强的学校,她三次搬迁、四易校址,在混乱中求生存,于动荡中谋发展,这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史无前例,但是她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鼓励着全校师生,奋勇前进。看一看华北水院最后一次搬迁的事实,你就会对她肃然起敬!1987年,校址还河北省邯郸市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是水丅利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就是在这一年,学校为了更好的发展,决定搬迁,于是向水丅利部、国家教委提出搬迁的五个方案:1.搬回北京原址(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原名北京水利水电学院,建于1951年,因为文化大革命搬迁大河北),该意向被水丅利部某领导否决

2、;2.搬迁到天津合并给天津大学,作为天津大学的水利水电学院,被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严词拒绝;3.搬迁到河北省石家庄市,水丅利部、河北省委答复:石家庄距离邯郸市也就只有几百公里,邯郸市是河北省第二大城市,没有搬迁的必要;4.搬迁到四川省成都市,合并给四川大学,水丅利部的这个建议又被华水人拒绝,后来水丅利部在四川大学设立水利学院;5.搬迁到云南昆明,水丅利部、国家教委、铁道部答复说战线拉的太长,劳民伤财,遭拒;正当这时,河南省主动找到水丅利部,希望华北水院能搬迁到河南省,可能是河南省痛失中国科技大学、江汉石油学院的缘故吧,河南省表现的很积极,水丅利部听说后很赞同,因为中国两大河流——

3、长江和黄河,在长江流域有两个水利高校——河海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而黄河边上正好空缺,再加上水丅利部副部级流域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郑州,对于兄弟单位也是个照应,所以水丅利部同意,而河南省的态度也打动了华北水院,所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正是同意将校址搬迁到河南省郑州市。1987年到1990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开始了又一次边搬迁边教学的三边办学,这样就行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又一个史无前例的办学格局,地跨两省一市(河南省、河北省、北京市),一校四址的办学创举,分别是:北京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研究生部;河北省邯郸市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大专部;河北省磁县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成教部及培训中心;

4、河南省郑州市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本部。2001年,由于国家教育模式的调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遭到重创——一分为四,这在当年中国大学合并更名大潮中,又是绝无仅有的一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独立,成立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后一部分合并给北京工业大学);河北省邯郸市的大专部与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合并组建河北工程大学;磁县岳城水库教学点转交给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只保留了郑州本部;在这次分离中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损失了一大批教授和知名学者,一批水丅利部、北京市、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和设施;在这种情况下郑州大学想合并华北水院的水利专业,被华北水院拒绝;精彩文档实用标准但是学校情系水利、自强

5、不息,步履维艰,在水丅利部与河南省共建的5年里,几乎就没有向学校投钱,学校在遗忘的角落里,默默发展,2004年学校在郑东新区画到一块地,面积约2000亩,是郑东新区高校区最大、位置最好的一块儿,但是大家有所不知,那是学校自身的努力换来的,郑东新区有个龙子胡,以及水循环系统,引黄河水在郑东新区转一圈后,流回黄河,这个项目就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黄河水利委员会立项的;正因为此才争取到那么好一块地;学校在举步维艰的情况下,依然好消息不断,2006年被教育部评估为优秀;中原最大三维立体实验室落户华北水院;华水人吴新芬的报道家喻户晓;就在前一段华水人陈丅雷被任命为水丅利部部长,至此水丅利

6、部正副五个部长中有三个华北水院校友,在水利系统中华水人更是虎虎生威,将重点水利院校河海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弄得很没面子…………2007年河南省重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更名为华北水电大学,因郑东新区违规占地而被否决,但相信总有一天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会如愿以偿,因为他一直在努力!!经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相信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明天会更好!■周总理建议迁邯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院史上如此记载,1966年4月,周总理来河北地震地区视察,于4月3日到大名县前桑园大队,在座谈时了解到基层缺乏水利人才,于是提出了水利学院从北京迁至邯郸的建议。    这是学院搬迁的意向。由于国际形势紧张,搞战

7、备疏导,学院大规模搬迁是从1969年开始的。    门口是“朝阳起舞爱老爱家爱天下  晚霞高歌享福享乐享太平”的对联,儿孙满堂、颐养天年的刘之汉老人,当年也未曾想到1969年的那次学校搬迁,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变,与全院师生一起辗转从首都搬到邯郸磁县岳城水库。当时他举家搬迁,三个孩子,当年最小的只有1岁,如今两个孩子留在邯郸工作,一个孩子在北京。后来学院很多老师回京了,刘之汉教授留下来了,尽管作研究生导师时,常去北京上课,但他的家始终在邯郸,他的根已深深地扎在了这片热土上。工地上的大学堂    大学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