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探究和高师院校教学文化自觉

行动探究和高师院校教学文化自觉

ID:33573453

大小:65.3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27

行动探究和高师院校教学文化自觉_第1页
行动探究和高师院校教学文化自觉_第2页
行动探究和高师院校教学文化自觉_第3页
行动探究和高师院校教学文化自觉_第4页
行动探究和高师院校教学文化自觉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动探究和高师院校教学文化自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行动探究和高师院校教学文化自觉摘要:教学文化自觉指处于特定教学文化中的人们从习惯和想当然的生存状态中走出来,对其文化进行反思、批判和建设。高师院校的教学文化自觉由于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文化革新运动以及自身的文化生存问题而变得格外迫切和紧要。高师院校的教学文化自觉不会自然发生,除非教学实践者能同时成为理论者和研究者一一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批判的行动研究和网络化行动研究都以培育实践者的文化主体意识作为其核心价值。此时,行动研究过程同时也是教学文化自觉的过程。关键词:高师院校;教学文化;自觉;行动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3)03-

2、0027-04教学文化是指教师和学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凝结成的稳定的教学生活样法。从具体的形态上看,它又包括教学生活过程以及那些隐藏于过程之中的教学集体无意识、教学风俗习惯、教学制度和教学思想等。[1]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基础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学文化革新运动。[2]但这并未在高师院校得到应有的呼应。“照本宣科”、“控制性教学文化”[3]仍然盛行其中。有研究者在调查高师学生逃课、上课时间听歌、看小说、睡觉、聊天等一系列厌学现象后发现,其原因之一是课程不能吸引学生,教师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50%的学生对教学过程不满意。[4]作为职前教师培养最重要的机构,这

3、种有缺陷的教学文化,势必既会影响教师教育改革的向前推进,又会使基础教育改革因此停滞不前、难以深入下去。“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迫切需要具有一种文化自觉的理性精神。”[5147一、理论与实践分裂使高师院校教学文化自觉难以产生卡西尔(ErnstCassirer)曾说:"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审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6]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7]。换句话说,文化自觉

4、指处于特定文化中的人们从习惯和想当然的生存状态中走出来,对其文化进行反思、批判和建设。它是人的文化主体意识的体现。主体意识是人们对自身作为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的地位、作用的反映和认识。[8]文化自觉意味着人们认识到自己是文化的主体以及作为文化的主体应完成的使命和所负的责任,在对构成教学文化的教学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进行自觉反省的基础上,对既有教学文化进行超越和再创造。从高师院校的教学来看,处在其中的人们恰恰停留在一种习惯和想当然、对其文化不自觉的状态。教师在“为什么要学习这样的知识?”“在我的教学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怎样的教育理念?”“我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5、上缺乏深刻的反思。[9]对于教师来说,很多情况下教学"活动和生活方式被转变为本能的、下意识的、无意识的和不假思索的活动和生活的机制:事物、人、运动、工作、环境、世界一一它们不是按其创造性和真实性而得以理解,它们没有被考察和被发现,而只是存在于那里,被当作存货,当作已知世界的组成部分而加以接受”[10]。在一项关于某地方高师院校的调查中,结果显示仅有12%的教师对自己教学时常有反思,195%的教师在教学中会尝试用新的教学方法。85%的教师承认平常的教学活动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11]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其与大学只重视科研而忽视教学和社会服务性工作的传统有很大关系。塞丽・M•巴克(

6、ShelleyM.Park)曾对此批评道[12]:科研似乎成了决定性的力量,出色的科研工作可以在晋升和聘任时弥补教学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不足;缺乏科研成果是任何优秀教学和社会服务工作所无法替代的,这致使一些教师不得不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用于科研,即使他们中的许多人意识到教学和社会服务的工作很重要。在我国有的学校甚至规定“科研与教研分家”,“对科研成果并获奖文章的奖励力度远远大于作为教研成果并获奖的文章”。[13]在这种评价制度下,在教师对教学和辅导学生的时间投入得不到承认的情况下,人们对教学的忽视、对其教学文化的不自觉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评价制度的背后隐藏着这样一种观念:学者与行动者、教

7、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属于两个阵营的。在人们眼里,教学是一种活动,但并不是一种探索的活动。李•舒尔曼(LeeS.Shulman)指出:“教学没有被学术团队认为是很有价值的,是因为我们将教学移出了学者们的团体”[14]。在高师院校,不乏许多教育理论工作者,但他们的研究对象并非是自身的教学实践。他们生产教育理论的目的也只是想把他人(如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带入到与其理论的一致中。但很少有人能以此反观自身所处的教学文化。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有些教育理论工作者对他人的教学品头论足、一副真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