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复习资料(许璐瑶)

传播学复习资料(许璐瑶)

ID:33636881

大小:37.6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27

传播学复习资料(许璐瑶)_第1页
传播学复习资料(许璐瑶)_第2页
传播学复习资料(许璐瑶)_第3页
传播学复习资料(许璐瑶)_第4页
传播学复习资料(许璐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播学复习资料(许璐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b传播学教程复习资料第一章一、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传播即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其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它离不开符号,媒介,它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映的变化。基本特征:(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象的是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目的,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

2、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二社会传播的系统性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障碍: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传播系统的各组成部分运行是否正常传播隔阂:特定利益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v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v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人类传播::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的行为.信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

3、。意义:------内容符号-------形式符号: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符号的分类:信号:物理性;象征符:人类语义性;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符号的基本功能:1、表达和理解功能2、传达功能3、思考功能符号意义的分类:1、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2、外延性意义与内涵性意义3、指示性意义与区别性意义bb语言符号意义的特征:暧昧性、多义性、瞬间性传递过程中的意义:1、传播者的意义2、受传者的意义3、情境意义:象征性互动理论: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前提:1、认识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

4、”的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互动效应。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对实际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5W)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A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该模式比线性模式进了一步,它特别适用于人际传播;缺陷在于,它认为传播是完全对应的

5、、平等的,这与实际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往往不对应、不平等相出入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B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明确地提出了反馈;此模式的中心是媒介组织,它集编码者、译码者和释码者于一身,它们可以从受众处获得推测性反馈;受众往往是由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分属于各个基本群体和次级群体;该模式标志着从一般传播过程模式走向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标志着将大众传播看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趋向3、传播过程的特点:动态性、序列性、结构性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1、 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最早提出在社会系统框架中的传播系统模式,认为大众传播是各种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bb1、传播双方都是

6、一个个体系统都有自己内在的活动;2、各个系统之间互相联系,形成人际传播;3、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4、群体系统的运行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其他环境保持互动。2、 马莱茨克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提出许多影响传播者和受众的因素,指出大众传播的社会制约性和心理变量,更加全面、系统、具有社会性。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一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信息输入过程:视觉听觉——感觉层——知觉层——再认层——理解层——意志层信息输出过程:意志层——信息合成层——信息表现层——符号化层——筋腱运动层二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

7、传播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有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人能够与自我进行互动-----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意义:通过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人际传播的动机:1、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