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修普贤行愿品

如何实修普贤行愿品

ID:33651404

大小:159.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2-27

如何实修普贤行愿品_第1页
如何实修普贤行愿品_第2页
如何实修普贤行愿品_第3页
如何实修普贤行愿品_第4页
如何实修普贤行愿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实修普贤行愿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何实修普贤行愿品(摘自周承松的新浪博客)华严经是世尊释迦牟尼佛初成道时,上升天界为大菩萨们所讲,或加持大菩萨们自说,讲的主要是不可思议的佛境界,以及如何成佛的途径。关于如何成佛,里面有大量篇幅是关于修菩萨道行菩萨行方面的,因为要能大觉大行,做到觉行圆满,才可究竟成佛。古德将华严判为“根本法轮”,就因为它讲的是根本的佛境界和根本的菩萨行,也可以说是究竟的佛境界和究竟的菩萨行。这与佛在“摄末归本法轮”的法华会上所郑重教诲的了义一乘佛法是一致的,只不过华严经中将菩萨行讲得更精细更深邃更完整。菩萨行方面,楞严经中也有提到,但讲得比较简略。楞严经主要讲

2、的是心性和实修证悟如来藏的方法,还包括了修证中的注意事项,即五十阴魔等。真正讲佛境界讲大乘菩萨行比较多的,还是法华、涅槃和华严等经。古人云“开悟楞严,成佛法华”,是有道理的,因为成佛的通途是自悟和悟他(度他),即证悟佛性和行菩萨行,只有自己开悟是不够的。众所周知的普贤行愿品出自华严经,里面有普贤十大愿,诵的人很多。但是,如果只是念诵而不能实修的话,那功德就不会太大,修行的进步也不会很快。对于佛法,我们在了解、学习和熟知以后,一定要能在实际的修持中、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实践它。否则,这些我们辛苦学来的佛法并不能很快起作用,从时间和精力上来讲,应该算是

3、一种极大的浪费,同时也辜负了诸佛、先贤和师长。人身难得啊,时光也如电!了解到的就一定要去实践,这样才算是真修行。按照达摩祖师“二入四行观”的修法,修普贤大愿应属于“行入”中的“称法行”。普贤十大愿,是行菩萨道不可或缺的行愿,离此是无法成就菩提的,它可以说是诸佛菩萨行愿的概括精华,通一切大乘经教。观心悟性及其他观音、地藏、净、密等种种法门,与普贤大愿应并重等持,应互相融入。这是难行道,但也是速捷道。在修法时依普贤行愿品的原理和方法观修(当然,一般情况下难以同时具备十项,符合几项就修几项),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也如此观修,久久之后就会变得纯熟,就会熟

4、能生巧,就会自然而然。42比如在喝水之前,先观想这杯水(茶)变化千千万万,充满虚空,上供诸佛、菩萨、声闻、缘觉四圣众,下供六道一切众生。四圣六凡合起来就是十法界。很快地观想供养,然后自己喝下。或观想自己化身无数,持水供养十法界。行善之时,也观想所有十法界同行此善。睡觉时也观想一切众生睡眠安稳,精力充沛。礼佛之时,也观想无数的自己在礼十方三世一切佛,所有六道众生也一起礼佛。供香之时,观想所供之香变化无穷,遍满虚空,一一皆如妙高(须弥山)聚,一一供养诸如来,所有众生也同作此供养。读经念佛持咒时,遍满虚空的自己和六道众生一起诵经念佛和持咒。穿衣时,愿

5、所有众生皆衣食无忧,寒暑不侵。服药时,愿一切众生身心安康,无有病痛。出门时,愿所有众生出入平安。等等等等,以一心而作无穷的菩提善巧应用。平常在诵行愿品时,也一定要边诵边观(即随文入观),这其实就是在修法。千万不要图快,不要只着眼于文字本身,不能有口无心。观想方面,修法或独处的时候可以观得细一点,平时与别人在一起就可以观得快一点,不要显得过于异样。观想、供养或祝愿完后,就放下来,不用一直惦记着,那就成为执着了。但是,如果要修定而专注于所观境,或观想时心无旁骛忽然定住者除外。(此指具体细节)在实际“观修”时,还要有空观心,如同“金刚经”中所言,应无

6、所住而生其心,应舍弃种种的形相和功德执着。也如同水面作画,随画随消,随用随了,此心常空、常清、常净、常明、常照。此心安行菩提道,但又了无所得,了无牵缠,“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这是大智与大行的结合,是理与行的合一,也是在悲智双运。这就是不住空有、即空即有的中道慧!(此指整体观念)另外要记得做回向,如不能事事做,可以晚上做一天的总会向。只有如此以菩提心观修,才能真正舍弃我们身上的利己、自私、自我、嗔恚、愚痴、骄慢、懈怠等种种习性,也就是六道习性。只有在舍弃了这些习性后,才能真正得到无我智,才能使自性智慧大放光明,才能证得不生不灭、常乐

7、我净的大涅槃境界。这是不二的法门!南师讲的普贤行愿品非常好,显密通用,附在后面供大家研读。南师的讲解结合了准提法门,但如果我们修的是其他法门,也根本无妨,同样可以借鉴,因为道理是一致的,我们要能举一而反三。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南师怀瑾先生讲述一九八五年元月于十方禅林寒假共修会  你们目前这几天用功修持准提法,一开始还算精进、专一,但是连续的几个七期,是否能坚此一念,贯彻始终,甚至法会圆满后,仍然能将自己全部身心投注于准提佛母无尽无边的深妙法海中,那就要看各人所发成就无上菩提的愿心,是否真切而定了。 修持密法,或者显教的各种法门,所为何来?讲究的

8、还不是经过如法的修习,得到圆满成就。成就的时候自然解脱,自然成佛。千万不要有世俗作生意的投机心理,心存利害关系,计较取舍,那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微不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