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ID:33676255

大小:36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8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1页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2页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3页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4页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保山曙光学校高三年级化学教学设计2013年8月20日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主备教师徐鸿昌一.内容及其解析教学内容:1.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分类方法。2.分散系的概念、分类方法。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4.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内容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化学中的分类方法、分散系以及胶体的概念,还有酸、碱、盐概念等。其核心内容是酸、碱、盐、氧化物的组成及其性质,理解它的关键是在深入复习典型无机化合物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非

2、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本节课就是对其进行归类和探讨它们的共性。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解决重点的关键是会区分宏观概念与微观概念、清晰常见物质所发生的物理变化以及化学变化。二.目标及其解析教学目标:1.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方法,掌握胶体的概念、重要性质及应用,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目标解析: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

3、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就是要会用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方法,掌握胶体的概念、重要性质及应用,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等,就是要知道化学上可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浊液、胶体和溶液,而其中胶体---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及性质必须能理解和掌握。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就是要能熟练说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三.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时会遇到的

4、问题是难以掌握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解决的办法是充分复习典型物质的性质,再对其进行归类总结。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本节课不需要教学支持条件五.教学过程【问题一】物质的组成【设计意图】理解组成物质的宏观概念和构成物质的微观概念【师生活动】【问题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构成的。(2)元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10保山曙光学校高三年级化学教学设计2013年8月20日(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

5、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②化合态:元素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5)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问题2】同素异形体(1)____________________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________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________变化。【问题3】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分子 原子 离子 (2)相同核电荷数 (3)只由一种元素组成 由多种元素组成 (4)①单质 ②化合物2.(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2)物理 化学3.(1)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例题1】 物质的变化千奇百怪,但概括起来就两大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化学键破坏

7、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B.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气泡产生或沉淀析出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答案:D【变式练习1】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导电 ②爆炸 ③缓慢氧化 ④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 ⑥工业制O2 ⑦白磷转化为红磷⑧久置浓硝酸变黄 ⑨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A.②③④⑦⑧⑨B.③④⑤⑦⑧C.②③⑥⑦⑨D.④⑤⑥⑧答案:B【问题二】物质的分类【设计意图】会用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离法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师生活动】10保山曙光学校高三年级化学教学设计2013年8月20日【问

8、题1】简单分类法概述(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2)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________”进行,“________”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