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诗鉴赏训练

写景抒情诗鉴赏训练

ID:33680658

大小:53.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8

写景抒情诗鉴赏训练_第1页
写景抒情诗鉴赏训练_第2页
写景抒情诗鉴赏训练_第3页
资源描述:

《写景抒情诗鉴赏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写景抒情诗鉴赏训练一、阅读下面写景抒情诗,完成以下题目。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表述题]1、这首诗,有一个字可以作为贯穿全诗的线索,你认为是哪一个字?答:行2.这首诗的一开始其实已经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这种感情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就是惬字,诗人在“山行”过程的描写中,和这种感情互相呼应的字是迷。3.从诗中对景物的描写来看,简单说说这首诗写景的方法的特点。答:移步换景和闻声想景4、这首诗在写景过程中处处流露游山欣喜愉悦的感情,试分析结尾—联“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的描写,是如何表现游山这种感情的。(不超

2、过25字。)答:鲁山虽然高大、幽静然而富有生气,充满野趣。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韩元吉倚天绝壁,直下三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注:采石:即“采石矶”,在安徽当涂县西北。南宋时宋金交界的军事重地。1161年,金兵南侵,宋军曾在此地大败金兵,可是后来依然以签订屈辱和约而暂得停战。[表述题]1.词的开头、结尾都描写了景物,开头的景物的特点是雄奇伟丽,而结尾景物的特点是清丽幽远。2.上阕的结尾书写了作者自己“愁与恨,几时极”的感情,这种“愁与恨”,具体是指的是什么内容?答:指金人南侵带来的国仇家恨3.下阕开头的“酒阑闻塞笛”是实写还是虚

3、写?作者为什么会“闻塞笛”?答:虚写表达自己杀敌报国的意愿4.词写到结尾“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作者问而不答,却以写景作结,试分析这个景物描写包含了什么意义?答:李白所处的盛世无处可寻,表达对国家倾颓局面无法挽回的深沉感慨。春山夜月于史良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表述题]1.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胜2.诗中的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如果忽略平仄、音韵不计,把“掬”字换成“舀”字,把“弄”字换成“闻”字,效果有什么不同?答:“掬”、“弄”有珍惜、赏玩的意味,“舀”字动作过强,“

4、闻”字不及“弄”字体现出的亲近、喜悦之情,都破坏了诗歌的意境。3.结尾用南望的景物作结,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答:写诗人把目光投向远处,呼应、深化了开头的“忘归”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胜境的留恋向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山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表述题]1.细味文意,这首诗的首联“偏惊物候新”的“惊”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要“惊”?答:“惊”字表明作者身在异乡,四处奔波因而对景物变化十分敏感。“惊”有“新的一年又到了,何时才能回家乡”的感慨。2.体味中间两联几个动词“山”、“渡”、“催”、“转”在诗

5、中描写的作用?答:形象地展示了早春气候逐渐变化的特点。3.这首诗从哪两方面引发出感情的渐次变化的?答:一是春天的到来引发思乡之情,二是朋友的诗作加浓这种感受。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述题]1.本诗的题目是“送别”但从诗歌的内容看,却看不到送别的是谁,联系诗歌的意境,其实作者是写故乡水送别诗人自己表达了怀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感情。2.诗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其中颔联是虚景,颈联是实景。3.颈联中的“平野”是指诗中的荆门,“大荒”是指诗中的楚国。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

6、逐春风到洛城。注:作者的家乡在洛阳附近。[表述题]1.从诗中的描写来看,这首诗所写的季节是春末。2.从春景引发诗人的思乡之情,这里是运用了诗歌表现手法中传统的写法。答:起兴3.试分析“又逐春风到洛城”—句里,“逐”字运用的高妙之处。答:化虚为实,将无形的春风化作了有形的可“逐”之物。田家欧刚修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注:赛:旧时祭祀酬报神恩。[表述题]1、这首诗四句恰似四幅图景,如果每幅图景用一个四字句去概括,分别是绿满平川春祭笑语雨歇鸠鸣初日繁花2.这首诗虽然描绘了四幅图景,但却反映了田家生活的情况和作者的心情,试说说这首诗所表现的气氛、情调和作者的观

7、感。答:全诗情景交融,笔触欢快明朗,描绘了浓浓的春意,勃勃的生机,表现了田家生活的热烈、兴旺的气氛,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态度。3.这首诗第—句和第二句动静相应,“春雨歇”和“杏花繁”互为映衬。竹枝词(其九)刘禹锡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注:烧畲(sh6):把地里的草木烧成灰做肥料。[表述题]1.诗歌的—、二句写景,第一句的“层层”写出桃花的繁茂,第二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