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唐代诗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教学研究]唐代诗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ID:33689735

大小:67.4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7

[教学研究]唐代诗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_第1页
[教学研究]唐代诗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_第2页
[教学研究]唐代诗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_第3页
[教学研究]唐代诗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_第4页
[教学研究]唐代诗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研究]唐代诗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唐代诗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杜甫异常重视诗歌的艺术性。他对于一篇诗的要求非常严格,即所谓“毫发无遗憾”。因此,他的诗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典范。从创作方法上来看,杜甫的最大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杜甫有他独特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的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为了真实地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他需要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这就是形成他的诗的这一特色的内在原因。为了比较便于阐明杜诗现实主义的若干特点,我们可以分别地就叙事诗和抒情诗两方面来谈。杜甫的叙事诗,特别值得我们珍视。在他以前,文人写的叙事诗是很少的,叙人

2、民的事的就更少。杜甫的叙事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现实主义特色也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充分。这有以下几点:第一,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在杜甫许多著名的叙事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很善于选择和概括有典型意义的人物,通过个别,反映一般。比如《兵车行》中那个“行人,啲谈话,便说出了千万个征夫戍卒的相同或相似的遭遇;“三吏”、“三别”更是典型概括的最好的范例。例如《无家别》里,写乱后乡里的面目,写无家可归的士兵的心理:“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写士兵对死于沟壑的母亲的回忆,都有极其深广的现实内容。就以《羌村》来说,虽然是叙述诗人自

3、己乱后回乡的经历,但是,诗中所写的“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等家人相逢的情景,以及“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欷虚”的场面,绝不只是反映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杜甫这些诗所以千百年来都一直能令人读后感到惊心动魄,其秘密也就在于它是现实生活的高度集中的概括。杜甫还善于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在一两句诗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因为它是诗人以如椽的诗笔,概括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的矛盾,写出了统治集团的铁案如山的罪证。他如:“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等,同样是以高度集中概括而“力透纸背”的名句。卢世榷

4、评“万姓疮痍合,群凶嗜欲肥”二句说:“合字肥字,惨不可读。诗有一字而峻夺人魄者,此也!”合、肥二字所以具有“峻夺人魄”的力量,便是高度集中的结果。第二,寓主观于客观。也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这是杜甫叙事诗最大的特点,也是杜甫最大的本领,因为必须具有善于克制自己的激动的冷静头脑。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石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跃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

5、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便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写。他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融化在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只如“有吏夜捉人”这一句,无疑是客观叙述,但同时也就是作者的讽刺、斥责。不必明言黑暗残暴,而黑暗残暴之令人发指,已自在其中。此外,《丽人行》中对杨国忠兄妹的荒淫,只是从他们的服饰、饮馔和行动上作具体的刻画,不显加谴责,而讽意自见。白居易也是现实主义诗人,我们如果拿他同样是反对穷兵麒武的名诗《新丰折臂翁》来和杜甫的《兵车行》对照,马上就可以发

6、现它们之间的差异。在《兵车行》里,杜甫始终没有开腔,“行人”的话说完,诗也就结束了。但在《新丰折臂翁》中,白居易在叙述那折臂翁的谈话之后,却自发议论,明白点破作诗的主旨。白诗的讽刺色彩虽然很鲜明,但杜诗寓讽刺于叙事之中,更觉真挚哀痛,沁人心脾。第三,对话的运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为了把人物写得生动,杜甫吸收了汉乐府的创作经验,常常运用对话或人物独白,并作到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这类作品很多,现以《新婚别》为例。这是写的一位新娘子的独白: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

7、未分明,何以拜姑嫖!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连,与君永相望。新婚竟成生离死别,本是痛不欲生,但一想到自己还是刚过门的新娘子,所以态度不免矜持,语带羞涩,备极吞吐,这是完全符合人物的特定身分和精神面貌的。所以我们读起来,总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第四,釆用俗语。这是杜诗语言的一大特色。杜甫在抒情的近体诗中即多用俗语,但在叙事的古体诗中则更为丰富,关系也更为

8、重要。因为这些叙事诗许多都是写的人民生活,采用一些俗语,自能增加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