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效应分析——二论资金流动性过剩

第五讲: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效应分析——二论资金流动性过剩

ID:33700947

大小:481.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2-28

第五讲: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效应分析——二论资金流动性过剩_第1页
第五讲: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效应分析——二论资金流动性过剩_第2页
第五讲: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效应分析——二论资金流动性过剩_第3页
第五讲: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效应分析——二论资金流动性过剩_第4页
第五讲: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效应分析——二论资金流动性过剩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讲: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效应分析——二论资金流动性过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效应分析——二论资金流动性过剩内容提要:在超额准备金大量存在的条件下,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并无紧缩货币的政策效应,但有着避免银根放松的政策效应;提高存贷款利率,缺乏紧缩信贷的政策功能,却有着刺激信贷增长的实践效应;2007年以后的物价、股价和房价上涨,并非主要由资金过剩所引致,相反,过剩资金的存在和增加起着抑制这些价格上涨的作用。全部是逆反效应。关键词:中国银行体系 资金过剩 效应分析始于1995年的商业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变量,对中国的经济运行和金融运行有着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效应。2006年下半年

2、以后,一些人将的物价上升、股价上涨、房价上行乃至信贷、投资和经济增长偏快等现象的主要成因都归咎于资金过剩,强烈主张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从2007年的实践来看,央行10次提高法定准备金率、6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并净发行了4700多亿元的央行票据,货币政策的从紧措施不论在频率上还是在程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但以超额准备金为计量对象的资金过剩状况并没有根本缓解,物价上升、股价上涨、房价上行乃至信贷、投资和经济增长偏快等现象也没有实质性改变,由此,提出了一个基本问题,资金过剩与物价、资产价格上涨等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资金过剩与信贷

3、、投资和经济增长偏快等现象之间是否也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究竟如何看待资金过剩的经济和金融效应?一、资金过剩对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效应分析资金过剩,由于以“资金”命名,所以,稍有一些经济学常识的人都自然想到了货币政策。但资金过剩,是从松货币政策的结果,还是从紧货币政策的结果?许多人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其原因在于,他们往往将资金过剩与资金充裕视为同一范畴。“资金过剩”是指资金处于“闲置”、“无用途”和“效率浪费”状态;“资金充裕”是指处于使用状态的资金较多。一个直接的可判断的情形是,相对于资金充裕而言,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将经济运行中

4、或金融市场中的一部分资金收到央行手中,由此,使较为充裕的资金状态转为相对较紧的资金状态;19但相对于资金过剩而言,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将经济运行中或金融市场中的资金收到央行手中,只能是使已过剩资金的数额进一步增加。反之,在资金充裕条件下,实行放松的货币政策,将使经济运行中或金融市场中比较充裕的资金更加充裕,但它同时将使过剩资金数额相对减少。由此来看,面对资金过剩状况,试图运用紧缩的货币政策予以缓解,恐怕是无效的就是说对于资金过剩处于“闲置”、“无用途”和“效率浪费”状态,运用紧缩的货币政策予以缓解,恐怕是无效的。而对于资金充裕则可以运

5、用紧缩的货币政策予以解决。。2007年,中国先后提高了10次法定准备金率,其数值从9%上升到14.5%,提高了5.5个百分点。法定准备金的数额从2006年底的28653.4亿元增加到54058.86亿元,增幅高达88.67%。在各项货币政策工具中,西方学者对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有着“休克疗法”乃至“猝死疗法”之说。其含义是,与运用货币投放量、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率等手段相比,由于法定准备金率手段具有强制性和突然性特点,对各家存贷款金融机构来说,法定准备金是必须缴纳且不得讨价还价的资金,所以,一旦宣布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经济运行中和金融市场中

6、的资金就突然性地紧缩。以2007年的中国金融数据计算,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7年第4季度)》所称:“2007年末货币乘数(广义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为3.97”计算,2007年净增25405.46亿元法定准备金的紧缩效应可达到100859.68亿元,对比2007年底各项人民币贷款261690.88亿元而言,如果减少了100859.68亿元,其绝对值不仅将大大低于2006年底的各项人民币贷款(这意味着2007年信贷资金没有任何可增加的余地),而且人民币贷款余额将回到2004年1月(此月各项贷款余额为161730

7、.64亿元),由此,对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的紧缩效应是极为严重的。但从2007年的实践看,这种紧缩效应并没有发生,与2006年底的各项贷款余额225285.28亿元相比,2007年新增信贷资金达到3.64万亿元,比2006年底增长了16.16%。如此紧缩的货币政策却没有紧缩效应,这不仅突破了延续100多年的教科书定理,而且令海内外研究者感到一头雾水。其实,如果不是囿于已有的思维框架,不是将资金充裕与资金过剩相混淆,解开这一谜团是不困难的。从表1中可见,2007年1月15日提高了0.5个百分点的法定准备金率后,金融机构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率

8、还有3.78个百分点,假定金融机构在2月份吸收的存款没有增加(从而,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也没有增加),则2月25日再次提高0.5个百分点的法定准备金率后,超额准备金率就将从3.78减少为3.28。虽然就各家存贷款金融机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