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肌病斜视ppt培训课件

眼外肌病斜视ppt培训课件

ID:33707921

大小:5.43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8-05-24

眼外肌病斜视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眼外肌病斜视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眼外肌病斜视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眼外肌病斜视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眼外肌病斜视ppt培训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眼外肌病斜视ppt培训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斜 视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邱 辉眼外肌的解剖六条眼外肌中四条直肌和两条斜肌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下斜视眼外肌的解剖和功能眼外肌的解剖和功能眼外肌的解剖和功能水平肌外直肌外转内直肌内转垂直肌主要作用次要作用上直肌上转内转内旋下直肌下转内转外旋上斜肌内旋下转外转下斜肌外旋上转外转眼外肌的神经支配第Ⅲ神经动眼神经上支   上直肌 提上睑肌下支       内直肌 下直肌  下斜肌第Ⅳ(滑车神经)上斜肌第VⅠ(外展神经)外直肌眼外肌的血液供给眼球运动眼球旋转中心在眼轴上大约距角膜顶点后方13.5mm处眼位第一眼位(原在位)第二眼位内外上

2、下转动第三眼位斜方向运动右上、右下、左上、左下眼球运动单眼运动(duction)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斜方向运动双眼运动同向运动(version)异向运动(vergence)辐辏运动检查目的:异向运动功能状态的检查。检查方法:用细小目标(笔尖)由正前方移至眼前处,观察双眼异向运动能否追随目标相应进行运动。结果判断:正常集合近点为6.5厘米,超过10厘米以外说明辐辏功能不全。严重的辐辏功能障碍者可退至1米以外.眼球运动主动肌眼球向一特定方向运动的主要肌肉对抗肌与主动肌相反方向运动的肌肉协同肌使眼球向相同方向运动的两条肌肉配偶肌两眼产生相同方向运

3、动互相合作的肌肉两眼六组配偶肌右眼外直肌与左眼内直肌左眼外直肌与右眼内直肌右眼上直肌与左眼下斜肌左眼上直肌与右眼下斜肌右眼下直肌与左眼上斜肌左眼下直肌与右眼上斜肌眼球运动正常单眼运动外转外展时角膜外缘达外眦部内转瞳孔内侧缘达泪小点位置上下转内外眦水平线上下角膜连线旋转内旋-角膜12点位向鼻侧转外旋-角膜12点位向颞侧转动眼球运动法则Hering氏法则Sherrington氏法则Donders氏法则listing氏法则Hering氏法则眼球运动时,两眼接受的神经冲动是等时和等量的。神经冲动的强弱是由注视眼决定的。Sherrington氏法

4、则某一条眼外肌收缩时,其直接对抗肌必定同时发生相应的松弛。双眼视觉双眼单视:双眼共同注视的目标同时成像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通过大脑融像作用成为单一清晰像.双眼视异常复视和混淆视抑制异常视网膜对应偏心注视弱视双眼视异常斜视双眼注视目标时,两眼不协同,一眼眼位偏离目标称为斜视(strabismus)。斜视的检查与诊断斜视的检查诊断主要涉及知觉方面检查、运动方面检查及眼位分离状态检查,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检查做出对斜视确切的判定。斜视的检查与诊断(一)病史询问发病过程是先天还是后天发病,突然还是逐渐发生,是否复视、斜颈,斜度是否稳定,患病后做过何

5、种治疗。斜视的检查与诊断个人史发病前后有否其它疾病,早期发病者包括生产过程也要仔细询问。家族史斜视是否有家族倾向应做详尽调查。斜视的检查与诊断(二)眼位检查1.映光法(Hirhberg)根据角膜反光位置判断眼位分离的状况。瞳孔缘15º,角膜缘45º,角膜缘与瞳孔缘之间30º。斜视的检查与诊断2.遮闭法(1)交替遮盖法检查目的:发现2º以上某种类型的斜视倾向。(2)单眼遮盖与不遮盖法检查目的:判断隐斜还是显斜。第一斜视角和第二斜视角是否一致。何眼为注视眼。斜视的检查与诊断3.隐斜计或马氏杆(Maddox)检查4.交替遮盖加三棱镜法5.双4

6、Δ三棱镜检查检查目的:用于旋转斜视度的定性检查。斜视的检查与诊断(三)眼球运动的检查1.双眼运动检查检查目的:了解一组配偶肌在各方向运动的协         调情况,是否不足或过强。2.单眼运动检查目的:了解单眼某条肌肉最基本的功能及代偿情况。3.辐辏运动:检查目的:异向运动功能状态的检查。斜视的检查与诊断(四)视功能检查1.双眼同时视检查目的:用于视网膜对应状况的检查.2.融合范围的检查:检查目的:了解双眼融合性辐辏分为垂直融合  及旋转融合能力的状况。3.立体视的检查:检查目的:了解双眼视的立体视锐度,做定性及定量检查。斜视分类1.

7、按偏斜的病因分为共同性和麻痹性斜视2.按偏斜的方向分为内外上下斜视3.按偏斜的时间分为间歇性恒定性周期性4.按注视眼是否转换分为单侧性和交替性共同性斜视是视中枢在形成双眼视觉反射过程中发生障碍,造成双眼视觉分离.其下神经单元正常,故眼外肌检查正常.任何方向注视眼位偏斜度不变任何一眼注视眼位偏斜度不变无代偿头位无复视斜视类型(一)内斜视1.共同性内斜视(1)非调节性内斜先天性内斜视,在生后6个月内发生的非调节性内    斜,约占所有内斜的50%。治疗:首先治疗弱视,待弱视治疗完成后,可考虑手术治疗。获得性内斜:6个月以后发生的非调节性内斜

8、,治疗同先天性内斜。斜视类型(2)调节性内斜视:高度远视需要较高的调节,因而出现内斜;高AC/A,同时伴有低度或中度远视。治疗:戴镜矫治(3)部分调节性内斜:部分是由于眼外肌的不平衡,部分是由调节与集合的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