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创伤的定义

心理创伤的定义

ID:33711385

大小:51.4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8

心理创伤的定义_第1页
心理创伤的定义_第2页
心理创伤的定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心理创伤的定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来自百度百科在精神病学上创伤被定义为“超出一般常人经验的事件”。创伤通常会让人感到无能为力或是无助感和麻痹感。创伤的发生都是突然的、无法抵抗的。也有学者将创伤定义为“任何一种突然发生的和潜在的生活危险事件”。型(急性)心理创伤的概念  泰尔(1989)将发生在成年期的一次性创伤称为I型创伤;它包括急性应激障碍(AS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适应障碍等。  这个概念以时段性来分类创伤,我觉得这个概念的时段性可以考虑适用在童年时期,凡是一次发生的创伤事件,不管是幼年还是成年,可以拟定诊断为I型心理创伤,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创伤可能并不发展成为

2、II型心理创伤。关于这方面研究资料我知道不多。是否在童年形成的创伤(有症状表现或被诊断过)会延续成II型心理创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I型心理创伤的特点   I型心理创伤的概念,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一、形成创伤的时间是短暂的,或者是一次性。  二、可以发生在儿童和成人不同的阶段。  三、并且形成创伤后持续时间不长,一般在三个月以内。  四、有的自然愈合,有的经过治疗获益,有的可以转化成II型心理创伤。II型(慢性)心理创伤的概念  依创伤的严重程度不同,环境中存在的与引发创伤相关的元素,会导致大约1/4(交通事故)甚至半数(性暴力)受害人长期

3、陷入受到创伤引发的负性情感的侵袭之中。用外科术语讲,(心理的)创伤不会自然愈合,常常会遗留很多并发症。  在临床研究中,人们也逐渐发现同样的创伤患者,但由于创伤事件的性质,尤其是经历创伤的年龄的不同,在随后的症状有很大的区别。随着创伤影像学和治疗学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因此,现在多采用泰尔分类法(Terr,1989):将发生在成年期的一次性创伤称为I型创伤;而将略微复杂一点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反复发生的、开始童年期)称为II型创伤,即复合型创伤。  在II型心理创伤中,现在的创伤事件只是一个“扳机点”。现在在研究表明,两者在症状学、影像学、

4、治疗和预后上都有很大差别。比如在急性期后,II型创伤出现分离症状的频率高,且更多地表现为以内疚、羞愧为主的症状群,常与抑郁紧密相关,可导致缺乏自信和自责,表现出麻木退缩或行为轻率,持续的羞愧也可导致易激惹、愤怒发作和暴力行为。在影像学上,II型创伤具备广泛的功能及病理形态方面改变。治疗上,比如在创伤的稳定化上两者有根本性区别。预后上,一般I型心理创伤好于II型心理创伤。  随着时间的推延,创伤状态会渗透进那些没有自行消化创伤经历受害人的主观解释、行为模式、认知模式等方方面面。这种创伤状态可以逐渐形成一种皮亚杰总结的“创伤模式”(Fischer

5、&Riedesser,1998)。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一创伤模式是一种脱节的模式,很多时候是陷入抗争/逃避的矛盾之中。它既有被其他(认知)结构同化的倾向,也完全有可能被卷进一种慢性的疾病的过程。在精神创伤发生时,它也可以延伸到所谓(创伤过程)之中,比如一位性暴力侵害的受害人有强迫性清洗自己的身体或者其他物件的现象,就是因为性暴力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玷污)一词,在精神分析中,这是症状原发性获益的来源,也可以用“神经症性的防御机制”来加以理解。  费弗尔等(Fischer&Riedesser,1998)指出:“创伤模式”包括:①精神创伤发生以后有

6、组织的感知觉和行为;②实质为一种抗争/逃避脱节的行为结构;③可以引起大量的感知觉和认知上的歪曲;④有扩散(泛化)到其他精神范畴中的倾向(比如泛化的焦虑)。  与这一创伤模式相对,受害人会从主观上发展出一种“创伤代偿模式”与之抗衡。其行为方式既可以发生积极的变化,也可以朝消极的、有问题的方向转化。提出这一模式的主要用途在于分析创伤后的种种异常状态,并寻找平衡和应对的资源。(施琪嘉主编.创伤心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22-26)  另外还有情绪忽视和情绪虐待也是儿童形成创伤的主要方面,它们常常会存在相当长的时间。这类特殊的儿童虐

7、待养育方式会给儿童带来不良的后果,如出现依恋障碍和非器质性成长障碍。我们可以理解成与文化相关的创伤[1.2],比如文化中存在的某些信念会影响一个以后体验生活的方式,特别在家庭中父母的教育对儿童心理影响很大。  在我的临床经验中,有的人在成年早期经历过恋爱或者其他事件,也会形成影响久远的心理创伤。  II型心理创伤的概念,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一、心理创伤形成时间长久,对个体身心影响广泛。  二、可以发生在儿童和成人不同的阶段。  三、一般不会自然愈合。  四、症状表现复杂多样。  五、I型心理创伤演变成II型心理创伤  II型心理创伤定义描

8、述,可以拟定包括范围: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适应障碍、躯体化障碍、严重的应激障碍未定型(DESNOS)等。I型和II型心理创伤的治疗1、眼动脱敏再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