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转化淀粉和交联热转化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毕业论文

热转化淀粉和交联热转化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毕业论文

ID:337137

大小:291.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07-25

热转化淀粉和交联热转化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毕业论文_第1页
热转化淀粉和交联热转化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毕业论文_第2页
热转化淀粉和交联热转化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毕业论文_第3页
热转化淀粉和交联热转化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毕业论文_第4页
热转化淀粉和交联热转化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热转化淀粉和交联热转化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热转化淀粉和交联热转化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班级:10应用化学3班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完成日期:2014年月日热转化淀粉和交联热转化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摘要:本文采用了热转化与复合变性的方法,以玉米淀粉、三偏磷酸、盐酸、氯化钠为原料,制备了热转化淀粉和交联热转化淀粉。通过对热转化淀粉的溶解度、凝胶强度、粘度的测定,表征了其性质;研究了不同三偏磷酸钠加入量、pH值、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对交联热转化淀粉结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转化淀粉的溶解度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凝胶强度随淀粉浓度的升高

2、而增强,加热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粘度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STMP的加入量2%,pH为11,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40℃的条件下制备交联热转化淀粉最适宜。关键词:热转化;交联;STMP加入量目录1引言11.1变性淀粉11.1.1定义11.1.2分类11.2淀粉的热转化21.3交联淀粉21.4变性淀粉的发展21.5本实验的研究内容与目的32实验部分32.1仪器与试剂32.2样品的制备42.2.1淀粉的热转化42.2.2交联热转化淀粉的制备42.3样品性能的测定52.3.1热转化淀粉性能的测定52.3.2交联热转化淀粉结合磷含量的測定53结果

3、与讨论63.1热转化淀粉的性能分析63.1.1溶解度测定结果63.1.2凝胶强度测定结果63.1.3粘度的测定结果73.2各种因素对交联热转化淀粉结合磷含量测定结果73.2.1三偏磷酸钠的加入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73.2.2pH的变化对结合磷含量的影响83.2.3加热反应时间对结合磷含量的影响93.2.4加热温度对结合磷含量的影响94结论10参考文献10致谢111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化工产品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严重阻碍了人类世界发展的进程,人们意识到在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环保。于是化学家们在研究化学品的同时也尽可能

4、制造污染小的产品,进而发现利用自然界中自然生长的物质为原料制造的化学品,其污染比较小,可省不少治污资金,收益比较高。于是刮起了一股研究环保型产品的大风。淀粉在生活中很常见,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也很广,是高等植物中贮存的养分,贮存在种子和块茎中,各类植物中的淀粉含量都比较高,也是碳水化合物贮藏的主要形式。淀粉不仅可再生又能生物降解,是一种很好的自然能源。然而,大部分天然形成的淀粉都不能被直接利用,不能满足工业生产中的各种特定需求。因此随着对可利用资源和绿色化工的日益重视,如何改变天然淀粉的一些性质,克服天然淀粉中某些性质和功能上的缺陷,增加和扩展

5、淀粉的多种功能就成为人们越来越注重的研究课题。1.1变性淀粉1.1.1定义天然淀粉大多都不具备能有效和合理被利用的性能,天然淀粉具有耐酸、抗剪切能力弱,易老化,热稳定性差;淀粉糊的透明度、溶解度、乳化性能和成膜性差等特点,这些弱性使淀粉在很多领域中的应用受到客观限制[1];因此,为了使淀粉能够适用于人们所需要的特定用途,以达到克服淀粉存在的缺点的目的,化学家运用物理、化学或酶等方法处理,改变淀粉的分子大小、颗粒性质,或在淀粉的分子结构上切断分子链、重排或引入新的基团,制备具有新功能、新性质的优良淀粉,从而改变淀粉原有缺陷,这种经过各种方法处

6、理而使性质改变的淀粉称之为变性淀粉[2]。1.1.2分类[3]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变性淀粉可分为四大类:1.物理变性。物理变性是指通过加热、高压、挤压、辐射等物理方法使淀粉分子链裂解或淀粉单体聚合的过程。有预糊化淀粉、超频辐射预处理淀粉、热降解淀粉、球磨淀粉等。2.化学变性[4]。化学变性是指通过各种化学试剂处理而得到新的变性淀粉的方法,可分为两种类型:①14使分子量增加的变性,主要包括交联淀粉、醚化淀粉、酯化淀粉、接枝共聚淀粉等。由于淀粉的分子结构中有很多反应活性高的羟基,其中尤以2,3,6位上的羟基最活泼,它们与其他化学试剂发生化学反应

7、,引进新的官能团而使淀粉的分子量增加。②使分子量降低,如焙烤糊精、酸解淀粉、氧化淀粉等。降低原因是通过化学变化使淀粉高分子聚合物的整体结构发生断裂,从而形成小分子量的产物。3.酶法变性。即运用各种酶对天然淀粉进行变性处理,又称为生物变性。目前我们国家应用比较多的有Y环状糊精、麦芽糊精、抗消化淀粉等。4.复合变性[5]。复合变性是指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性淀粉处理方法对淀粉进行改造的过程。使用较为广泛的复合变性淀粉有交联酯化淀粉、氧化酯化淀粉、氧化交联淀粉等[6]。就目前来说应用最广泛的变性方法是化学变性,而其中交联热转换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

8、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还有别的分类方法,如:变性淀粉还可以分为干法、湿法、有机溶剂法、挤压法和滚筒干燥法(按照生产工艺来进行分类)等;还可以根据原料来源和应用情况进行分类(食品用变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