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合理的惩罚学生

要合理的惩罚学生

ID:33732896

大小:51.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8

要合理的惩罚学生_第1页
要合理的惩罚学生_第2页
要合理的惩罚学生_第3页
要合理的惩罚学生_第4页
资源描述:

《要合理的惩罚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要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小妖怪发表于:2009-5-2609:33来源:燕谈博客暑期培训把老师们召集回校,除了常规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报告之外,我们还特别请了吕律师给我们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制报告,解决了老师们的很多困惑,会后听到了老师们的很多感慨,就大家共同关心的“惩戒”问题我也想结合吕律师的报告谈谈我的感想:教师真的越来越难当了,特别是遇到一些差的学生,教师变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打也不是骂也不是,打学生早已归入一条罪状——叫体罚,被明令禁止了;现在连批评也不太敢了,批评重了孩子可能想不通,到头来是教师吃不了兜着走;批评和“侮辱人格”,界限又到底在哪里呢?为了少惹麻烦,一些老师可能抱多一事不

2、如少一事的心态,取不作为的消极态度。可是,谁都知道,对那些特别差的学生,教师如果没有强而有力的惩戒手段,不能有效地控制这一小部分“害群之马”的行为,那么最终受伤害的可能是大部分好学生。但教师却越来越感觉到“黔驴技穷”了。那怎么办呢,如何既有效地控制学生的不良行为,又保护教师自己呢?我们得从师生关系谈起。在过去,家长和教师一直是站在共同的立场上来管教孩子的。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过去,有文化的人不多,在缺少文化的家长看来,满腹经纶的教师简直像神一般,需要顶礼膜拜的,教师焉能有错?二是因为在过去,人们将师生关系定为一种伦理关系,而且这种伦理关系是仿效家庭伦理中的父子关系来确定的,在家里,“老

3、子”打儿子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所以有的家长或许还会授意老师:这小子不听话,任老师揍他!可现在,教师“为所欲为”的两大条件都发生了变化,在家长眼中,教师可能没什么了不起,你是“一流人物”还能只当个教书匠?在整个国家民主化进程中,教师与学生不再被认为是一种仿效家庭伦理的血缘关系了,在很多家长看来,教师仅仅是帮助孩子成功的“工具”,这把工具不好使,就告你。于是,教师早已被请下了神坛,新的师生关系应该被建立起来。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这种新的关系意味着教师不必再扮演“一日师终身父”的角色,而应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这种关系首先不是血缘,其次不是以感情来维系的。教师

4、对学生也不必如其父母般“恨铁不成钢”,只要对每一名学生尽心尽职,就算是对这份职业有所交待了。当然教师的不作为不应被宽容,积极的态度应该是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有效地惩戒学生。因为教师的违法与侵权行为多发生在对学生的惩戒中,所以有必要对教师惩戒行为的规范作一番考察。所谓“惩戒”,是指通过对不合范行为施于否定性的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惩”即惩处、惩罚,是其手段;“戒“即戒除、防止,是其目的。在教师的惩戒活动中,手段与目的应紧密相连。惩戒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方法之一,往往通过给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使其感到痛苦或羞耻,激发其悔改之意,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

5、从惩戒的定义中,我们应该可以区分惩戒与惩罚的不同,区分惩戒与管理束和体罚的不同。首先惩戒不同于惩罚,惩戒强调教育效果与目的的达成。惩罚往往只注意负强化的取得本身;其次惩戒不同于管教,管教是一种管束,其内涵着眼于管理和规范,与惩罚、收拾同义;惩戒与体罚不同,体罚是惩戒中最极端的一种,既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又严重违背教育人道主义根本原则,因而是违法行为。教师完全拥有对学生进行惩戒的权力。作为教育,有权对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施加某种影响和控制,有权做出职责范围内的专业性行为。这是教师的职业性权利之一,也是教育活动中教师必要的权力之一,是随着教师这一专业身份的获得而取得的。教师放弃这种权利意

6、味着教师放弃了自己的教育责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师作为教育者,承担着社会、历史、国家和儿童之间的中价角色,教育活动要求教师肩负国家使命,使教师始终处于教育活动的主导性地位,而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一定的纪律、秩序及管理组织形式,要维护教育的实施,教师必须拥有控制权力,而且这种权力历史悠久,不是轻易就能放弃的。但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权力都是一种强制力,都会对权力对象产生一定的伤害,因此,任何一种权力都是需要限制的,教师的惩戒权也需要限制。首先,教师惩戒学生应具有教育性。也就是教师惩戒学生的出发点不是为了使学生感受痛苦和耻辱,惩戒是一种不得已而使用的教育手段,检验惩戒效果应看其越

7、轨行为是否改正,而不应看是否给教师或他人带来愉悦。第二,尊重学生人格。学校执行纪律的方式应符合儿童尊严,确保儿童“不受任何酷刑或其他形式的残害,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儿童权利公约》1959年)第三,惩戒应合理并公正。主要包括:在惩戒行为发生前,应使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会受到惩处,自己的行为为什么会受惩处;在确定具体惩戒方式时,不应过于严厉,应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平时表现等因素,并与其越轨行为相对应;在行使惩戒时,应遵循一定的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