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惩罚孩子.doc

合理惩罚孩子.doc

ID:54710695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0

合理惩罚孩子.doc_第1页
合理惩罚孩子.doc_第2页
合理惩罚孩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合理惩罚孩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合理惩罚孩子自然惩罚法,是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中延伸出来的一种教育方法。其基本含义是: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不要急于进行严厉批评和训斥,而是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过失或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惩罚,从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到,小孩打碎了窗户玻璃后,家长不要急于把窗户修好,而是要让他冻上几天,使他在受冻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下次则会多加小心。   家庭教育中能够用到自然惩罚法的情境很多,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情境,这些都是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情况,希望这些经验让大家有所启

2、发。   情景一:拒绝吃饭时   哄孩子吃饭是令很多家长特别头疼的一个问题,而运用自然惩罚法就是一条操作简单、见效快的对策。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玩心越来越重,对于吃饭这个“任务”,常常敷衍了事。吃饭的过程简直就是大人跟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不少家庭吃饭的时候常常出现这种情景:大人在后面追,小孩在前面跑,俨然吃饭成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大人心力交瘁,小孩也痛苦不堪。其实如果将自然惩罚法运用得当,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折,就可以让孩子乖乖吃饭。   具体应该如何操作呢?首先要跟孩子“约法三章”:如果这一顿不按时吃的话,就要等下一个饭点了;其次,在两餐之间,不允许吃任何零食,即

3、使再饿,也要忍着。告诉他这些话的时候,要严肃认真,给他充分选择的权利,并不是威胁和恐吓。如果他能够预见此刻不吃饭的后果,可能马上就会乖乖吃饭;如果他还是选择不吃,这个时候自然惩罚法就要派上用场了。家长要做的,不是担心孩子因为一顿饭不吃就饿坏了身体,而是要把家里所有食物都藏起来,让孩子接触不到或者吃不着。孩子的精力消耗较快,他感觉到饿时可能会自己翻找能吃的东西;还可能求助于大人,让他补充点能量;一些爱哭的孩子,甚至可能以哭为武器抗议。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能心软,必须坚持到下一个饭点再给孩子吃食。一定要让他尝到饥饿的滋味,更重要的是让他意识到准时吃饭的重要性。这样,孩子吃下一

4、餐的时候,应该会吃得异常香甜,而且也特别珍惜他经过“漫长等待”而获得的粮食。这种自然惩罚的方法虽然会让孩子饿一两顿,但也正是饥饿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提醒自己以后尽量少犯这种错误。   情境二:乱扔玩具时   很多小朋友,特别是男孩子,都有乱扔玩具的坏习惯。有时候他们想要玩某个玩具,就翻箱倒柜地到处找,把家里翻个底朝天;有时候家里来了小伙伴,由于好表现的个性,他们也要把家里的玩具一一拿出来“显摆显摆”。这样一来,他们的玩具常常散落在家里的各个角落,最后不得不由大人帮他们收拾。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一坏习惯,可能会导致两个不良后果:一是孩子整理归纳的能力会比较差;二是他会过分

5、依赖大人,缺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责任意识。   孩子乱扔玩具,家长们或者大声呵斥,迫使他们收好,或者苦口婆心,好语相劝。这两种做法可能也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难以让孩子养成稳定的整理习惯。而且家长每次都要强调一遍说过的话,时间越长劝导效果越差。而自然惩罚法最大的魅力,就是能够让孩子从他自身行为导致的后果中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因此,家长不妨换这样一种教育思路:孩子的玩具,就由他自己管理,损坏或者丢失,后果都让他来承担。不要过多地给孩子买玩具,要控制好一个度。比如控制他每个月的“玩具消费”,然后再告诉孩子:在未来的一个月里,你就只能玩现有的玩具了。损坏或者丢失了玩具都是你自

6、己的错,所以每次玩过玩具后,都要及时整理好,这样可以保证玩具能玩得更长久。接下来,家长只要做到言出必行即可。当孩子因为疏于整理或者粗心大意,把玩具弄坏或者弄丢时,善意提醒一下你们之前的约定吧,但千万别因他的任性哭闹或者软磨硬泡而妥协。慢慢地,孩子不仅会异常爱惜玩具,也会渐渐懂得。玩具及时归位了,使用寿命也延长了。最重要的,是使孩子更有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孩子从丢玩具的教训中学会了珍惜、爱护、整理玩具。这种自然惩罚法比一次次的训斥和警告效果会好很多一训斥只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即使迫于家长的权威收拾起来,也并非出于自己的意愿,不利于真正培养良好的习惯。   情境三:不愿分享

7、时   我们也可以尝试用自然惩罚法让孩子学会一些人际交往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孩子是“小气鬼”,不愿意与其他孩子分享玩具,不爱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甚至不和其他小朋友交谈,这往往让家长感到十分难堪。这个时候如果一味地指责,或者强迫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分享,可能不会取得特别好的效果。因为这是孩子的自我意识特别强烈的时期,有了“我”和“你”的概念,他非常在意“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并以此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尽管他们所谓的权利只是一个玩具,一种食物或一个拥抱的归属。   其实换一种处理思路,问题可能迎刃而解。家长可以邀请很多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