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影像学特征分析

颌骨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影像学特征分析

ID:33738772

大小:2.37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2-28

颌骨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影像学特征分析_第1页
颌骨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影像学特征分析_第2页
颌骨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影像学特征分析_第3页
颌骨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影像学特征分析_第4页
颌骨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影像学特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颌骨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影像学特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规律,为早期微小原发灶的诊断提供理论支持。2、探讨锥形束CT对早期微小原发性角化囊性瘤病灶的诊断价值。三、研究方法1、病例选取选取1997年7月--2010年2月在广东省口腔医院住院治疗的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5例因为影像资料不完整没有纳入研究,其它15例均有完整的影像学(伞景片、头颅正位、头颅侧位或锥形束CT、胸片等)、详细住院病历和病理等资料。2、影像资料分析对我院9例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痛原始的和各个时间段回访的影像学资料进行系统复查,对其影像学特点分类统计和总结分析,如发病部

2、位是否恒定、病灶与牙位的关系、原发灶出现规律、与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的关系等。利用分析所得影像学规律对随后6例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患者进行系统诊断。可疑微小病灶利用锥形束CT筛查。四、结果1、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新影像学特点:①.多原发灶具有对称性: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发病是由基因控制,人体的上、下颌骨在发育过程中是由左右两块骨融合而成,双侧上、下颌骨同时发病就会呈现对称性,由于人体受多种调节系统的控制,部分区域会延时发作或到死亡时仍未表现,本组样本虽然有少部分病例个别病灶暂未出现对称灶,但纵观整个样本不

3、难看出,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对称性趋势非常明显;②.原发灶位置恒定:原发灶恒定出现在丽而、盟_L卫、覃盯邢、盥_L巡这4个区域,其中雨可丽:12例,塑r』卫:12例,萌丁隔10例,趾巡:7例,可以看出三垒三I3箜区较其它区域出现频率少:③.部分病例具有异时性的影像学特点:虽然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受基因控制,但同时其也受多种调控系统的调节,部分区域会延时发病。异时的IV硕士学位论文影像学特征符合Knudson的二次突变(双重受击)学说(two.hitmodel),即第一击为显性基因的存在,第二击因素可能是多方面

4、的,包括放射因素,如X线或光化性等。双重受击学说可以解释同时或异时对称多原发病灶,第一击显性基因激活特定部位的全部(同时性)或部分(异时性)靶器官,第二击刺激未激活的靶器官导致后期多个病灶陆续出现。④.高含牙率:本样本15例患者共发现囊性病灶77个,平均5.1个/人,其巾含牙囊性病灶41个,含牙率为53.2%。2、基底细胞痣综合征与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关联性本组样本15例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均有3项以上体征支持基底细胞痣综合征,说明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与基底细胞痣综合征高度相关,可能所有多原发性牙源性角

5、化囊性瘤均为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反之是则不成立的,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与基底细胞痣综合征是否一一对应尚需大量样本验证,即只须颌骨多原发性角化囊性瘤病灶就可诊断基底细胞痣综合征,而不是目前公认的诊断标准——具备三项或三项以上基底细胞痣综合征体征。3、锥形束CT在诊断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早期微小病灶的价值锥形束CT可以发现2mm左右的早期微小病灶,可以弥补伞景片对早期微小病灶易漏诊的局限性:①伞景片断层阈[即成像厚度约2IIIlTI(前牙区).4nlnl(磨牙区)】以外的所有骨质均可以完全模糊掉,当早期病灶位于断层

6、阈外可完全不显影;②全景片为厚约2-4mm颌骨的重叠二维影像,直径小于2-4mm的早期病灶仅表现骨质密度轻微不均匀降低;③稍大一些的早期病灶如果全景片的断层阈不通过病灶中心也同样表现为骨质密度降低。上述三点将会造成早期囊性病灶在全景片上缺乏囊性病灶内部密度均匀、边缘有清晰致密线状硬化边等影像学特征,从而导致大量早期病灶漏诊。早期微小囊性病灶因完伞局限于颌骨松质骨内,生长阻力较均匀,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均匀低密度灶,高分辨锥形束CT重建层厚可达1001un以下,完全可以克服病灶因重叠太多掩盖其显示,早期KCOT在锥形束C

7、T上表现为圆V摘要形或椭圆形均匀低密度灶,边缘见清晰致密线状硬化边,沿颌骨长轴生长趋势不明显。利用上述总结的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影像学特征及其发病规律,对在全景片上特定区域可疑影像,结合锥形束CT进行筛查,6例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患者新发现13处早期微小原发病灶。五、结论l、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具有对称、位置恒定且大部分病例具有异时性的影像学特点。利用对称、恒定和异时的观点可早期诊断颌骨其它不同部位的早期微小原发性角化囊性瘤病灶;2、基底细胞痣综合征伴发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病灶同样具有上述影像学特点;

8、今后尚需证明的一个观点是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与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可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高分辩率锥形束CT在诊断颌骨微小病变方面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极大地提高了颌骨早期微小原发性角化囊性瘤病灶的发现。关键词:对称性恒定性异时性多原发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基底细胞痣综合征锥形束CTVI硕士学位论文Thestudyofradiologicalfea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