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囊肿减压成形术治疗

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囊肿减压成形术治疗

ID:9447578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1

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囊肿减压成形术治疗_第1页
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囊肿减压成形术治疗_第2页
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囊肿减压成形术治疗_第3页
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囊肿减压成形术治疗_第4页
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囊肿减压成形术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囊肿减压成形术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囊肿减压成形术治疗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过去称角化囊肿),是口腔外科临床常见病,系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有人认为即始基囊肿,但不能解释角化囊性瘤也可以含牙,其内容角化物质也与始基囊肿多为清亮液体不同。多发生于青壮年,可发生于颌骨的任何部位,好发于下颌骨第三磨牙区及下颌支部[1].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行囊肿刮除术治疗,复发率高(5%~62%)[2].对于范围较大的角化囊性瘤,手术切除后常造成大范围的颌骨缺损,常需立即植骨,进而导致创口愈合困难,术后颌骨外形改变及功能障碍,下牙槽神经损伤等后遗症。而且手术难度大,费用

2、高,基层医院开展困难。本科自2009年来采用囊肿减压成形术治疗大范围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待囊肿范围缩小后行二期手术刮除剩余囊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2月~2012年2月来本科就诊,影像学检查符合大范围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4~35岁,平均年龄26岁。病程1~5年。上颌骨角化囊性瘤4例,下颌骨角化囊性瘤26例。5例无明显临床表现,行牙科治疗过程中拍全口曲面片后发现。18例病变位置颌骨明显膨隆就诊,拍全口曲面片及颌骨CT后发现。3例为病变位置反复肿痛就诊,

3、拍全口曲面片及颌骨CT后发现。4例为囊肿切除术后复发。上颌骨角化囊性瘤都位于上颌骨后牙区(未与上颌窦交通),下颌骨角化囊性瘤位于下颌骨磨牙区至升支部,均为单侧单发。术前查体颌骨有不同程度膨隆,扪之有乒乓球及牛皮纸样改变,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或褐色液体。12例患者均采用颌骨囊肿减压成形术治疗。  1.2治疗方法30例患者均收住院治疗。入院后详细采集病史,仔细查体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择期在手术室行颌骨囊肿减压成形术.手术采用口内切口,切口在囊肿壁唇颊侧最薄处,在囊性病变表面开窗,范围约1.5cm2.0cm,局部打开骨质及囊壁(切除囊壁送病理检查)

4、,引流出囊液,大量盐水冲洗囊腔。后以油纱条纱团填塞开窗口。术后1周撤出纱团,请修复科医生协助制作并佩戴塞制器保持引流口通畅。出院后嘱患者每餐后及睡前用10ml注射器接细导尿管(导尿管质地柔软,末端光滑并有侧面开口,易进入囊腔),吸取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囊腔数遍。塞制器一直戴用,每天睡前用牙刷刷清表面的食物残渣。术后每隔1个月复诊拍全口全面断层片检查囊腔变化及骨质修复情况。术后18个月,若囊肿完全消失者不需要二期手术,未完全消失者可行二期手术刮除缩小的囊肿,手术方法同常规小范围颌骨囊肿切除手术。  1.3疗效评价标准依据囊肿缩小的程度及骨质

5、膨隆及面型恢复情况评定治疗效果。显效:囊腔缩小至原大小30%以内甚至完全消失,骨质膨隆消失,面型正常;有效:囊腔缩小至原大小约60%~30%,病变位置骨质膨隆明显缩小,面型基本正常;无效:囊腔缩小不足原大小40%,病变位置颌骨骨质膨隆无明显变化,面型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结果  30例患者均配合良好,能坚持佩戴塞制器并每日冲洗,定期复查。其中4例于术后3个月复诊复查曲面断层片时即可发现囊腔有明显缩小。14例在术后6个月~1年查曲面断层片时囊腔有明显缩小。至术后18个月,显效24例,其中13例患者囊性瘤完全消失无需二次

6、手术,11例患者囊腔直径为1~2cm,行二期手术刮除剩余囊性瘤,24例患者骨质恢复良好,颌骨膨隆基本消失,面型恢复良好,两侧对称。有效4例,缩小至原大小50%,长径2~3cm,骨质略有膨隆,行二期手术刮除剩余囊性瘤。无效2例,囊腔范围缩小不足30%,骨质膨隆无明显改善,建议采取其他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术后1年复诊,无复发患者。  3讨论  3.1传统治疗方法的缺点大范围颌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其治疗难度较大。单纯刮除囊性瘤极易复发且有恶变可能。  有学者主张囊肿摘除术+拔牙+颌间固定术+囊肿区颌骨切除术+植骨术等,但有可能造成颌

7、骨病理性骨折及损伤邻近血管神经束等重要组织器官[3].手术难度大,手术费用高,基层医院难以开展。并且术后给患者造成面部外形改变,咀嚼功能下降,供骨区副损伤,下牙槽神经损伤后唇部感觉功能障碍等,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传统保守的治疗方法是局部囊肿刮除,磨出周围部分骨壁并用石炭酸或Carnoy液等化学试剂处理骨面,但术后其复发率仍然较高[4].  3.2囊肿减压成形术的原理颌骨角化囊性瘤的囊壁是由复层鳞状上皮及纤维结缔组织构成,上皮细胞不断坏死脱落于囊液中并且分解,使囊液渗透压增高,吸收周围的水分,囊腔内压力增大,又压迫囊壁引起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如

8、此循环不止,渗透压逐渐增高,压迫吸收周围骨质。破骨细胞吸收骨质,囊腔不断增大,囊液中的其他一些物质如前列腺素等也参与了周围骨质吸收。经开窗引流后,囊腔内外的压力保持平衡,在颌骨的功能活动状态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