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忠义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

雷忠义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

ID:33755474

大小:3.55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9-02-28

雷忠义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_第1页
雷忠义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_第2页
雷忠义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_第3页
雷忠义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_第4页
雷忠义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雷忠义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雷忠义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姓名:武雪萍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中医内科学指导教师:雷忠义201205雷忠义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中文摘要研究背景:中医学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其发展和进步与历代医家的贡献密切相关。各个时代优秀医家的学术思想、临床实践经验和技术专长,是促进中医理论不断完善发展和临床疗效不断提高的保证,是中医学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关键。因此继承和挖掘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是保持和加快中医发展的重要途径。雷忠义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科研工作50余年,学验俱丰,医

2、术精湛,医德高尚。主要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和临床研究,尤其对冠心病心绞痛(胸痹)的临床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和经验。在临床中坚持中医理论,强调辨证论治,先后创制了养心活血汤、加味瓜蒌薤白汤、丹曲饮、心悸宁方、心衰病方、百合知母地黄汤等多首行之有效的方剂。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老师根据历代医家论述及临床经验认为:冠心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脏气亏虚,气血阴阳不足,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阻;气机失调,气滞血瘀;寒邪侵袭,寒凝血瘀;痰浊内生,痰瘀互阻,热毒内聚,热壅血瘀。本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有气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标实有血瘀、寒凝、痰浊、气滞

3、、热毒。老师早在70年代就致力于活血化瘀研究,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依据临床所见,提出把胸痹心痛的痰浊说与瘀血说溶为一体的痰瘀互结说,认为从痰瘀立论是治疗胸痹的基础。痰浊和瘀血常相兼为病,两者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相互交结,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与临床实践,发现部分患者临床表现有:胸闷痛,有灼烧感,心烦,易怒,头晕,少寐,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舌红苔腻等症,多为久病不愈者,老师认为此为痰瘀互结日久,生热化毒,郁热毒邪内伏致营卫不和,气血亏虚,脏腑衰败,形成痰瘀互结与热毒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促进了冠

4、心病的恶化,因而提出了痰瘀热毒互结的观点,与现代医学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与炎症相关相吻合。认识和抓住此点,可能对防治本病发展与恶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目的:1、系统总结雷忠义主任医师从医50余年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便于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老中医宝贵经验,丰富中医学胸痹证治,提高临床诊治水平。2、通过对胸痹痰瘀毒互结证的临床研究,以期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预后,提高中医对胸痹证治规律的认识,增加治疗胸痹的手段和经验,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最终提高中医药疗效以造福人民。研究方法:第一部分:通过整理研究老师的论文、著作、医案、医话以及

5、跟师临床实践,结合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论述雷忠义主任医师对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及其学术思想渊源。第二部分:系统总结雷忠义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第三部分:观察丹曲饮治疗痰瘀毒互结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阐述雷忠义主任医师胸痹痰瘀毒互结病机的理论基础和活血化瘀、宣痹化痰、清热解毒法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临床观察6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毒互结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病例选择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定。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6、;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导师临床经验确定。治疗方法及用药:治疗组给予丹曲饮汤剂口服。每次200ml,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舒心片汤剂口服,每次200ml,每日2次。疗程均4周。观察指标:(1)安全性指标:心率、呼吸、血压,血、尿常规,肝功、肾功能,不良事件。(2)疗效性指标:中医症候、心电图、血脂、血凝系列、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统计学方法: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自身比较和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雷忠义主任医师学术思想:(1)重视中医理论,善用辨证论治;(2)遵循整体观念,注重脏腑相关;(3)

7、衷中参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4)注重经方研究,善用活用经方;(5)详审病因病机,临床灵活施治;(6)重视气血理论,倡导活血化瘀;(7)痰瘀互结立论,创制丹蒌方药;(8)延伸痰瘀认识,痰瘀化热化毒;(9)突出中医特色,强调未病先防;(10)胸痹心痛,重视补先后天。临床经验有:(1)方药研究:①对羊红膻的研究,打开了“从肾治心”的新思路;②对药和角药应用;⑨经方应用;④自拟方应用。(2)用药特点:寓通于补;平衡阴阳;气血双调;善用虫药;重视“风药”;病症结合。(3)临床常用治法:温阳益气法;益气养阴法;益气活血法;活血化瘀法;活血通络、化痰宣痹法;活血化痰、清热

8、解毒法。(4)临床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