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景点解说词

余东景点解说词

ID:33759564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1

余东景点解说词_第1页
余东景点解说词_第2页
余东景点解说词_第3页
余东景点解说词_第4页
余东景点解说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余东景点解说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余东景点解说词南街口余东,古称余庆,又名凤城,是一座有13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古镇。始于唐代,兴于北宋,盛于明清,基于煮海为盐而逐步发展形成。唐朝开元年间设盐亭,唐朝乾符年间设余庆寨,是当时南通五个兵防要塞之一,北宋时设余庆盐场,元代设立余东盐场,明朝建立余东城,清以后设置余东镇。现存的余东古镇区,面积0.89平方公里,为明代余东城所在地。原有的四城门、十庙、五山、五牌坊虽已不存在,但仍能保持明清时期余东城“中轴对称,城河相拥”的基本格局。余东是中国古代因盐成邑的一个代表,是明清时期两淮地区的一座盐业重镇,是明清两淮盐业商贸链起始端的代表。曾位于出江入海口的余东镇

2、,是南通地区唯一保存城河环绕格局的古镇,对研究南通地区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明初为兵防而建余东城,有助于了解明初兵防要塞小镇的城镇格局及其发展过程。余东镇的大量民间建筑遗存反映了古代江苏沿海地区人民抵御海潮、台风等侵蚀的技术成就。余东古镇,体现了中国古代位于社会底层的盐民生活,挖掘他们的奋斗历史,能够为当代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借鉴。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条老街,始建于明代,是南通地区内唯一保存得最好的一条完整街道,至今有近650年的历史。整条街还完整的保存着2146块石板街道,长846米,石板底部为下水道,古时还兼藏兵洞功能,水道穿城至护城河。原先街内店铺相接,两旁还有盐店、堂

3、子、十八弯等20几条巷弄,如百脚蜈蚣一样四处延伸,两侧前街后作坊,商业店铺遍布。老街周围,至今还保留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其中东岳庙、保安桥、姐妹井、武进士故居、张氏私塾、范氏宅院等都为海门市文物保护单位。下面让我们一起沿着老街走下去,去实地感受余东古镇古朴典雅的历史韵味。程氏大门堂大门堂是我们通东古老的最为显赫的古代建筑,它是通东民房外表的一种传统标志。余东原有大门堂108座,这是余东古镇仅存的大门堂中最大的一座。大门堂门檐砌有砖雕,两边还有凹凸不等的大小方棱形的装饰,以显美观,大门高低宽窄都按自家的门第高低而定。张氏私塾张氏私塾是清末秀才张兰轩的府第。张氏私塾最初为

4、张氏四世祖张成(明探花崔桐之师)所建的张家祠堂,后经张兰轩改建为私塾,为余东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清末状元、著名爱国实业家张謇曾多次应邀来此讲学。(展示《张氏家谱》、张独贤书法展示)南城门遗址此地为南城门遗址,南城门在文革后期拆除。古有“余东有四城,南通无北门”的美誉,余东原有四个城门,是一桩地地道道、实实在在的古镇资本。我们将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有计划的修复四城门。郭利茂银楼该银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由徽商郭利茂兴建。银楼为典型的徽派建筑,共有上下两层,集商用、加工为一体,是余东古镇辉煌一时的标志性建筑,主营银器首饰加工业务,生意十分兴

5、旺,遍及通东地区,远近闻名。此为郭家金银制作手艺的三代传人。(郭家制银技艺展示、赵广昌缸爿饼(凤城特色小吃、杜锦章茶馆店)江村故居此处为我国四十年代著名的戏剧表演家江村的故居。江村,原名江蕴端,曾参加了《雷雨》、《棠棣之花》、《虎符》、《北京人》等剧的演出,得到周恩来同志长达数十年的推崇。该故居为江村幼年生活之处。(江村事迹、图片展示)老剧场50年代建,是通东地区最早的剧场,解放后对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余东是京剧之乡,清代后期,不少昆剧、徽剧戏班进入南通一带,余东作为盐业重镇,自然而然成为戏剧班子演出的重要地点。京剧厉家班客居凤城,京剧大师厉慧良

6、就降生在这里。直至今日,镇上仍有京剧联谊会,各类演唱活动经久不衰,凤城的京剧票友在海门独树一帜。每到周末,许多票友从海门市区等地赶到凤城,雷打不动地参加这里的京剧联谊会。(江志忠家京剧展示)范氏宅院范氏宅院是盐商范少卿的故居。范少卿,祖籍安徽,以“手捧水烟管,不岔山海经”的理念在余东经营盐业,生意十分兴隆,收入颇丰,其故居充分体现了余东盐业盛极一时的历史,现为海门市文物保护单位。大家刚才看到的张氏私塾、江村故居、此处的范氏宅院以及后面将要看到的武进士故居等余东明清古民居具有“过渡性”的特征,即兼受南北民居做法的影响,如山西民居的硬山做法,徽州的月梁的做法,扬州的穿斗

7、、抬梁木结构等,同时又继承了元代以后的多样建筑技术,并逐步发展形成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我们准备将其中有代表性的明清民居进行选择、组合申报省文物保护单位。护城河(运盐河)运盐河开凿于唐末,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余东是古代盐场和盐业集散地,运盐河发挥了重要的盐外运作用,它在流经余东时,古镇东、西、北三面被运盐河环绕,因此又是余东古城提防倭寇的护城河。保安桥保安桥始建于清乾隆四年,是海门境内现保存最好的古石桥。桥中宽4米,桥堍宽10米,桥拱8米,全长24米,有12对石狮相对,在麻石堆砌的桥墩上,“乾隆”字样仍清晰可辨,现为海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