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7 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及答案

ID:33769871

大小:32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01

2017 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17 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17 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17 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17 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 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www.ks5u.com广东省佛山市2015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2015.4 12.“其一为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与小贵族,但不得买卖,百姓黎民更不得私有。其二是居统治阶层的贵族实行世袭制,黎民百姓不能进入统治阶层。”材料描绘的是A.王位世袭制  B.封邦建国制    C.郡县     D.礼乐制13.古代民众生活艰难的现象,战国时期的记载大多类似“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西汉以后多有类似“卖田宅、鬻子孙”的记载。这种变化反映了A.战国时期井田制得到完善  B.汉代民众生活更加艰难C.土地私有制

2、得到发展    D.商品经济呈发展趋势14.“它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土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它是A.孔孟儒学    B.董仲舒新儒学    C.宋明理学     D.李贽思想-13-15.口口口口的目标是消灭军阀和清除帝国主义的特权,随着口口口口的进展,民族主义使革命阵营团结,而社会革命却使革命阵营分裂。许多城市出现“拥护蒋总司令”、“驱逐鲍罗廷”的相同标语。材料中口口口口是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16.1932年,中共中央开始对毛泽东的“右倾机会主义”进行批判,共产国际对

3、此并不反对,但明确反对中共中央撤销毛泽东职务的做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当时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    B.毛泽东是中共中央事实上的领导核心C.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存在尖锐矛盾   D.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完全正确17.1955年,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说:“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表明中国政府A.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愿意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18.下表为我国市场化指数

4、变化统计:年份1979198019831985198819922003-13-指数24.9%30%40%50%60%63.2%73.8%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      B.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史学家发现古雅典政治虽然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但是下列情形中哪一种却不可能实现A.梭伦为发展工商业,允许外邦人(工匠)获得公民权B.大敌当前,雅典人允许流放海外的将领提前回国,得以建立战功    C.雅典民主制度成为某些希腊城邦效法的榜样  

5、  D.公民人数不断增多,占据居民的主体20.根据“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英国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这说明光荣革命  A.只是确立了民主的基本原则        B.对英国历史进程影响很小  C.正式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        D.未改变英国国家权力结构-13-21.19世纪后期有一种理论被用来为帝国主义辩护。认为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认为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这种理论是 

6、 A.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马克思主义     D.进化论22.“自由过少会带来停滞,自由过多则造成混乱。”意图解决这个问题的有  ①自由主义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新经济政策     ④罗斯福新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3.1953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奖领域是“国际工作,人道主义工作”。据此推断获奖的人是  A.丘吉尔      B.马歇尔    C.斯大林     D.尼克松  -13-38.(26分)美国史学家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在海内外

7、有巨大影响,以下材料均来自此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部分目录摘编    第一章  “近代中国”的概念       1.1  “近代中国”始于何时?       1.2  “近代中国”形成的动力       1.3新的综合思考    第一编  传统制度的延续,1600—1800年    第二章  清帝国的兴盛    第三章  政治和经济体制        3.1政治结构        3.2经济制度(土地和税收制度国家收支)    第四章  社会和思想状况        4.1中国社会  (家庭;宗族;社会分层;士绅;科举)     

8、    4.2思想潮流    第五章  对外关系      5.1西欧人的来临(探险家和商人;传教活动;耶稣会影响的衰落,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13-    材料二  “政府的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