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溪大桥 纤桥飞架,广州变大

洛溪大桥 纤桥飞架,广州变大

ID:33775764

大小:18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8

洛溪大桥 纤桥飞架,广州变大_第1页
洛溪大桥 纤桥飞架,广州变大_第2页
洛溪大桥 纤桥飞架,广州变大_第3页
洛溪大桥 纤桥飞架,广州变大_第4页
洛溪大桥 纤桥飞架,广州变大_第5页
资源描述:

《洛溪大桥 纤桥飞架,广州变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洛溪大桥纤桥飞架,广州变大2010年02月10日来源:南方都市报  一座洛溪大桥成就了广州城南拓的梦想,开启了几十万人的郊区生活。  桥北有了桥,过去用来摆渡的渡口就萧条落寞了。  桥南  水产交易中心附近的螃蟹雕塑与洛溪桥遥遥相望。  奠基石碑在桥头清晰可见。页脚  桥下是有的人讨生活的空间。  现在洛溪桥只向非广州车辆收费。广州名片主干桥梁系列总第114期 候选名片113号洛溪大桥提名辞  一座纤秀的桥成就了闻名全国的华南板块,更成就了广州南拓的城市梦想。页脚索引  洛溪大桥建成于1988年,以纤

2、细的桥身飞跃在广州市海珠区与番禺区之间的珠江沥滘航道上,是一条全长1916米、主桥长480米的不对称四跨连续钢构桥,在当时同类桥型中位居世界第六、亚洲第一。洛溪大桥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04年第16届年会上入选首届“全国十佳桥梁”,位列其他桥型第二名,是唯一的连续钢构桥。唯心  它从不是温情故事的载体  在我的记忆中洛溪大桥一直骄傲地耸立在珠江河道上,高得每次我在桥底经过都心生疑惑一座桥怎么可以建这么高。而老师在给我们谈论发展、新时代这些抽象的词汇时,也总喜欢拿它来举例。  之后,它便跟各种各样的节日

3、联系起来了。春节、清明时节,家人带着我坐上小汽车,穿行大桥,去亲戚家串门、去墓园拜祭。大人总在车内感慨有了洛溪大桥交通怎样便捷了,省下了多少时间。但年幼的我心里总有几分不屑,甚至怨恨,它有什么好?我更喜欢坐船呢!因为在此之前,我总是和家人坐着小船,一荡一荡地摇到河的对岸。站在栏杆旁看着船尾绽开白白的浪花,波浪来时小船左摇右摆如赛马般刺激,还有微微的清风拂面,比躲在汽车这个局促的小箱子里有意思多了。  再之后,我长大了,桥上的车也越来越多了。于是,堵塞、收费、限行、体检,凭着这些“特征”,它每每能登上报

4、纸、电视,甚至引得人大代表为其奔走相告。  的确,要说到番禺,要说到南广州,洛溪大桥是绕不过的。凭借一桥之力,它带来了全国瞩目的华南板块,20万“新番禺人”开始了中国式的郊区生活。它拉动了番禺区的经济,从1986年的11亿工业总产值到2007年的1208亿。它影响了整个南广州的发展方向,成为进出番禺、南沙甚至珠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  虽然如此,但当桥上堵塞的车龙一望无际远远地排开之际,我猜想车上的司机乘客都在狠狠地咒骂洛溪桥吧。洛溪桥等于塞车,等于烦躁,等于无趣。  直到不久前,我骑着自行车走了一趟洛

5、溪桥,才知道它为什么不讨人喜欢了。因为洛溪大桥并不是一个可以发酵爱情、回味乡愁的地方。它存在的价值就是供车辆快速通过,所以自行车道只有0.5米宽,它不鼓励人、自行车在桥上行走。即使珠江上的落日,波浪拍打河岸的涛声,也在源源不断的车流、灰尘、喇叭声、汽车尾气的衬托下尽失情怀。洛溪大桥永远都不会有海珠桥上的谈情说爱,人民桥上骑自行车的集体回忆。它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温情故事的载体。页脚  洛溪大桥做的是又苦又累的活,承载了超越其原本设计3倍的车流,而到最后却只留了一个堵塞的骂名。或许有一天,它真的老得

6、再也承受不了了,要离开了,我们就会热切地用各种温情的记忆包围它、歌颂它,去怀念它那钢铁般的存在。  现场传真一座桥改变了一个区的命运  这是一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桥,从栏杆上红黄相间的花纹能看出那个年代朴素的审美趣味。记者用1个小时骑自行车在洛溪桥上来了回“千米走单骑”,桥很陡,尘很大,单车道很窄,栏杆两旁爬上了些小草,这都是以往坐车经过不可能有的体验。在广州灰霾的天空下,桥上的积尘与细纹为它徒添了几分岁月的况味。  这不是一条可以闲庭信步的桥  “单骑路”的起点在海珠区桥头的奠基处,洛溪大桥金灿灿

7、的四个大字下是2008年11月的年份,显然这并不是洛溪大桥的出生时间。大桥于1984年10月动工,1988年8月建成通车,是当时海珠区与番禺区之间唯一的过江大桥,有着一大堆威水史:它由霍英东捐出1000万元港币兴建,是中国第一批实行借钱修桥、收费还贷的项目;它的横空出世使番禺去广州要经过两个渡口、需要3小时行程的故事成了一种时代记忆;它连通穗、港、澳以及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交通,影响了南广州的发展态势。  但这不是一条可以闲庭信步的桥。单车道只有0.5米宽,容不下两辆单车同时行走。两旁的车一路风驰电掣,擦

8、身而过,接着便是灰尘、汽车尾气扑面而来。桥上寥寥无几的行人多是脚步匆匆。洛溪大桥代表的不是街坊市井浪漫情怀,而是新时代的畅通无阻和快速便捷。洛溪桥起,渡口落寞  桥上的车水马龙能知桥下的落寞吗?远远眺望,我看到了洛溪渡口。没有洛溪大桥之前,两岸居民只有洛溪渡口。“人多时,几条大船24小时不停地摆渡,车龙排到有一公里长。”家住海珠区沥滘村的李先生依然记得年轻时洛溪渡口的熙熙攘攘,两岸的居民走亲戚、买卖自产农作物等就全靠这一方渡口摆渡。“五毛钱一趟,很平很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