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民工返乡潮的反思

对农民工返乡潮的反思

ID:33782939

大小:30.1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对农民工返乡潮的反思_第1页
对农民工返乡潮的反思_第2页
对农民工返乡潮的反思_第3页
对农民工返乡潮的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农民工返乡潮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农民工返乡潮的反思摘要: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也一直倡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也证明农村人口流动对解决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转变和发展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农民工在中西部的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大幅度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是不容置疑的。2008年冬至2009年春,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引发,许多农民工失业或选择返乡创业而出现返乡潮。从长远看,尤其是正在掀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潮的大背景下来看,农民工返乡对地方经济发展是一种难得的机遇,这对于重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及推动新农村建设不失

2、为一件好事。思想汇报关键词:农民工返乡潮新农村建设对策一、理性地看待失业返乡农民工回流从理论上讲,劳动力资源流动是正常现象,是市场调节职能的自然反映,也是经济周期必要的“自我调节”。想当初,1984年中共中央4号文件做出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决定,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同时,上世纪90年代的民工潮成为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进城务工农民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业看,农民工贡献巨大。根据2007年的统计,全国农村劳动力5亿零3百万人,其中务工农民2亿2千6百万人。如此庞大的劳动力资源转移,尽管造成农村村庄

3、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问题,但由于中西部的城镇和东部发达地区因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强烈需求,农民工向其流动是完全符合当时经济发展需要的。08年冬,当全球金融风暴不期而至,世界经济风云突变,导致部分地区外向型、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外部需求减弱和自身周期调整的压力下,因订单不足、生产不饱和,出现半停产、停产、关闭甚至破产等情况,东部沿海地区首当其冲,感受明显,中西部地区的外向度相对较低,效应滞后。从直接动因看,金融危机的影响无疑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从间接原因看,一方面,中国经济下滑也是不可忽视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中西部的城镇

4、和东部地区对各种服务的需求剧增,农民工进城,除了从事技能不高的制造业外,主要从事的是服务行业,而伴随着经济的不景气,对服务业的需求也随之下降;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此金融风暴,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企业为了保生存、求发展、做大做强,必然追求劳动资料尤其生产工具的革新,而生产工具的革新又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随之就必然导致相对过剩劳动力资源出现。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劳动对象、种类和范围的不断扩大,生产工具不断改进,技术不断革新,必然要求劳动力掌握与之相适应的科技文化知识。思想汇报由此观之,此一时,彼一时,农民工返乡不足为奇,是正常的,

5、是合情合理的,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渴望农民工返乡就业与创业20世纪末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央及时提出了城镇化战略,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又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08年,党的第十七届三中全会主题确定为研究农村改革发展的问题,尤为引人注目。新农村建设是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全社会参与的宏伟工程。农民作为主体地位,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的事业。建设美好的家园不是纸上

6、谈兵,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的,而人的因素又是第一位,但从目前中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看,本身富甲一方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却在新农村建设中显得稀缺,拿不出手来。这也难怪,全国有农民工2亿2千6百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向中西部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流动。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农民工平均平均年龄28.6岁,其中:3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66.7%,25岁以下的占45.5%,由此观之,80后出生的农民工已成为这一群体的主体。这一群体是农村中文化素质最高、技能最佳、身体最棒的青壮年,他们是农村中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群体。这一群体的流失,造成广阔的农村承受“

7、人口亏损”是不可避免的。为此,研究新农村建设问题的专家、学者曾呼吁农民工回流;研究农民工问题的专家、学者曾呐喊将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加快产业的区域性转移步伐,引导农民工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开题报告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为家庭带来可观经济收入的同时也给当地生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家庭结构、亲情关系等带来影响和冲击,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突出表现在:①农业生产中,因无力耕种,耕地利用率低,季节性摞荒现象严重;②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③“留守儿童”孤癖、“留守老人”劳动繁重而多病;④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对“一事一议

8、”难于决策与实施。农村劳动力向外大规模的转移,已导致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缺失。试想,社会主义新农村似比“高楼大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